李文强
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 辽宁朝阳 122000
摘要:继电保护是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只有当电气系统中拥有一个能够正常运行的继电保护装置后才能确保整个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转。然而在使用继电保护装置保护电气系统的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非常容易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些不稳定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都给企业电力系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将围绕机电保护不稳定的主要表现进行分析,重点探讨造成不稳定因素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关键词:继电保护、不稳定、成因、控制对策、分析
一、继电保护不稳定因素的主要表现
在开展继电保护工作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非常容易受到周边环境及自身装置的影响而表现出一些不稳定性因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继电保护参数出现偏差
继电保护装置所处的工作环境往往是在室外,长期暴露在外的继电保护装置非常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而加快装置自身的老化速度。一旦继电保护装置出现老化就会影响系统中电气各个因素之间的参数,当显示参数与实际参数存在误差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人员的判断,从而为继电保护及电气系统带来一些危害。
(二)继电保护系统工作不正常运行
第二个不稳定性表现在继电保护系统受到周边环境影响而禅的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一般情况下电气系统周边都有较强的高频率信号和辐射,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继电保护系统带来一定的干扰。一旦干扰源过于强烈就会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
(三)继电保护装置中绝缘装置失效
随着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效率,保障供电系统的稳定和正常运行,很多电力系统内部的线路设置变得更加复杂,各种强弱电线的交叉布置非常容易造成继电保护装置出现短路或绝缘装置失效的问题出现。
二、继电保护不稳定成因分析
造成继电保护装置出现上述不稳定因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定期检查工作不到位
定期检查是确保整个系统顺利运行的前提与保证,只有及时对电气系统进行检测,发现存在的各种隐患,才能将各种不稳定因素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然而目前很多电力管理工作者在开展定期检查工作过程中却有很多不规范的行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检查积极性不高,检查过程中不认真。很多工作人员在开展检查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不高,认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非常顺利,因此不需要对其进行检查。也正是由于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导致检查过程中的认真程度不够,导致忽略了很多细节性问题。第二,检查周期过长,检查内容不全面。很多企业安排电力工作者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检查的周期都比较长,有些员工甚至半年都不会触碰继电保护装置。同时每次检查过程中的内容不够全面,只是对表面的电线和结构进行检测,导致很多内在的安全隐患无法及时被检测出来。
(二)继电保护装置零件更换不及时
机电保护装置内的各个零件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一旦一些零件达到一定的使用寿命就会出现各种安全隐患。而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出现也都是因设备老化造成的,因此继电保护装置零件更换不及时自然成为导致继电保护不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一,很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购置一些不符合标准的继电保护装置,装置零件使用寿命较短,电力工作者却依然按照合格零件的使用寿命去计算,导致继电保护装置过早的出现不稳定问题。第二,当部分工作人员检测出继电保护装置中的某一部件出现问题时存在侥幸和偷懒心理,做出“能不换就不换”的行为,为继电保护顺利运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第三,部分企业对电力系统零部件的控制过为严格,维修工作者要想更换一个零件必须通过好几道审批程序方可完成,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出现放弃或拖延的心理。
(三)缺乏有效的继电保护监控措施
如果继电保护是对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的一种“监控”行为,那么继电保护装置同样需要一个能够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的设备,以便随时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出现问题时便于及时上报。然而目前很多电气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却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监控措施相对较为简单,一般情况下是以人为监控为主,即与定期检查相同。第二,监控手段单一,监控内容缺乏有效性和合理性,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第三,监控方法落后,监控效果无法满足。
三、继电保护不稳定的控制对策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电气系统继电保护工作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气工作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对整个电气系统带来一些不可抗拒的危害。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针对造成继电保护不稳定因素的成因进行分析,结合成因找到对应的控制对策。
(一)制定详细的继电保护检查计划
首先,鉴于目前很多工作人员存在检查积极性不高,检查过程不认真的问题,企业应制定一套严格的定期检查工作计划,工作计划中应涉及详细的检查内容,引导工作人员定期对照检查内容开展检查,并对按时完成任务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其次,调整检查周期,根据具体的继电保护装置内容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查周期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对于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零部件或环节的检测应缩短检查周期。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每两周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解决。第三,制定详细的奖罚措施,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一方面,对于能够定期完成检测任务,继电保护装置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发生故障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检查过程不认真、检查周期过长、出现安全事故的工作人员应追究工作责任。
(二)及时更换继电保护装置零部件
其次,对于继电保护装置零部件老化问题,企业管理者及工作人员同样需要重视,通过如下几个途径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第一,在购置继电保护装置零件前,工作人员需要做好购前调研,做好市场调研,把控产品质量及价格定位,确保购置价格优惠、质量过关的零部件,为后期更好地组装和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当零部件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应及时更换,对于一些特别关键的零部件,更换后原零件不可再次使用。对于一些其它位置的零部件,更换后可以通过检验、维修后二次使用,但必须做好标记,并及时进行检查,出现问题时及时更换。第三,简化零部件购置及更换程序,当检测过程中发现继电保护装置某一部件出现问题时可先维修再上报,同时简化上报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三)加强继电保护监控防护措施
最后,针对继电保护监控防护措施不到位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继电保护监控防护工作的强度,通过购置先进设备的方式提升监控质量,围绕如下几个途径对其继电保护监控工作进行优化。第一,安装监控软件,时刻监控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状态,出现问题时及时维护。第二,定期检查监控器上传的数据信息,对照实际检查信息分析其吻合度,对于一些数据相差较大的信息应及时到相关继电保护装置厂区进行检查,找到出现误差的原因并及时给与修复。
四、总结
电是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不仅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对各行各业的顺利运转起着决定性因素。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通过运用继电保护不仅能很好地确保电力系统的顺利运转,同时还能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诊断和上报,为更好地促进系统的稳定运转提供良好的保障。然而,继电保护系统运行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周边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一些波动,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继电保护工作的顺利运行。导致这些不稳定因素出现的原因在于定期检查工作不到位、继电保护装置零件更换不及时、缺乏有效的继电保护监控措施。为此工作人员应从制定详细的继电保护检查计划、及时更换继电保护装置零部件、加强继电保护监控防护措施三个角度出发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及解决办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4):87-88.
[2]郑琪文,程方晓.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及解决办法研究[J].科技风,2020(18):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