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高锋
湖北英孚电力有限公司 湖北恩施州 445000
摘要:电力工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可能整个工程电力体系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转变。同时,以信息化平台为实现载体,可最大限度保证工程电力过程满足数据化运行基准,提高整个工程造价的精准性。基于此文章以BIM为切入点,对现阶段造价管理开展现状进行解析,并对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BIM技术;造价管理;全过程
引言
BIM是一种包含了各种电力物信息参数电力信息模型,可应用于电力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对电力物进行生命周期管理。造价管理贯穿于电力项目的每一个阶段,就当前电力行业造价现状而言,从业人员达到将工作重心放在计量和计价上,对全过程造价管理重视度不够。工程造价管理中还存在工程变更频繁、材料价格变化大等等问题,影响工程造价质量和进度。工程造价行业可以借助BIM技术构建企业工程项目数据库,形成管理信息系统,对造价管理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管理,预测、优化并控制电力工程项目造价,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1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应用中的特点
1)可视化模拟在电力设计阶段,BIM仿真技术通过对综合信息和各项数据的处理可形成各类可视化的电力模型,为设计人员提供更好的设计方案。在施工阶段,将施工作业和工程信息融合,可使施工更便捷,管理更高效,工程造价人员依据信息库中的三维模型,采用软件内置的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自动形成造价文件。在此过程中,造价人员可以通过软件建立好的可视工程模型,构建项目轮廓感,更加准确、高效地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同时BIM技术可实现项目成本信息的可视化管理,成本数据信息也可以实时传递。2)共享协同性共享协同是电力行业最为显著的特点。在同一项目中,各参与单位之间也不能时刻进行交流。在设计阶段运用BIM技术,各专业可以协同作业,大大减少设计缺陷;在施工阶段,各工种、工序信息共享、协同作业,会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造价行业之间也可以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用于指导造价全过程管理。协同作业能力差,信息互通性延迟是造成传统造价管理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而利用BIM技术只需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即可提升交互能力。
2BIM技术在电力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2.1严格落实造价管理工作责任制度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过程中严格的落实造价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基础,抓住造价管理责任制度的重点,保障造价管理工作顺利的实施。通过造价管理中BIM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保证工作人对于自身工作职责的认识,从而将造价工作进行不断的细化。在电力工程造价造价工作中。还会涉及到道路工程的各个方面以及多个利益群体,因此造价工作的实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需要及时的清理造价工作中遇到的阻碍以及问题,建立良好的沟通、设立专门的调节部门,做好矛盾的及时处理遇到困难,有效、快速的解决问题提高造价工作的顺利实施。在电力工程的BIM技术造价工作中,还是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由于市场物价的变动电力材料成本的变化等,都会都需要做出及时的调整,这样会给造价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2.2决策阶段
BIM技术在决策阶段的应用,主要是以数据可视化功能将电力工程存在的各类参数进行多维度制定,保证各个电力构件,对经济行为的消耗形成一个基本化参数值。然后此类参数之可反馈的电力信息模型中,依托与模型的建构来充分将整个工程的消耗进行细化分析。BIM技术具备的云端计算功能可令整个系统实现数据的有效整合,依托于大数据技术,可迅速分析出当前电力工程中的各类消耗,然后将消耗所产生的经济体制与云系统内的电力行业市场基准进行比对。
这样可有效分析出当前电力过程中的各类消耗,并以此为基准进行数据对接,进而为数据统计人员提供决策类信息。
2.3设计阶段
从某种意义上说,项目设计质量决定着电力工程的施工水平和质量,如果项目决策正确,设计方案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中,不仅能避免出现设计概算不稳定现象,还能进一步强化造价工作价值。在工作实践中,投资方一般比较重视限额设计,但是如果设计人员使用传统的2D造价,更多的则是依靠工作经验,容易与项目脱节,同时不容易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降低造价的准确性。一旦设计方案中出现重大误差,会严重地威胁到电力效果。设计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中的造价数据库分析、比较、管理和工程项目相关的各项数据,结合实际建造需求进行调整,精确地计算出概预算数值,在满足投资方造价限额需求的同时保障造价的准确性。项目工程信息整合主体包括各个部门和单位,他们从不同视角提出自己的建议,有利于提升项目工程设计质量以及施工的可行性,降低后期因设计变更的概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2.4在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
1)成本控制使用BIM技术可以完成整个电力工程施工过程的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进度计划、成本数据信息。此时,能够确定电力工程不同施工环节所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材料、设备、多种资源)、财力,并更加直观的展示出来。基于此,不仅可以强化施工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还能够提升成本控制计划的编制效率与可行性。同时,通过运用BIM技术,工程变更与索赔管理工作的难度所有下降,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2)材料控制材料控制是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控的重要内容,通过运用BIM技术,可以直观的完成电力形象、电力数据信息的展示,为材料采购与使用计划的制定提供支持,并实现对材料出入库管理、使用管理的强化。
2.5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结算阶段的主要工作有熟悉合同;审核图纸;通过设计变更、工程变更、工程签证等计算对工程造价进行调整;审核发承包双方实施过程中已确认和调整后追加(减)的合同价款;审核发承包提交的工程竣工结算书;编制结算审核报告等。利用BIM软件,各项内容和资料根据项目的推行均在不断修改完善,与竣工工程实际基本一致,在竣工结算阶段既能确保资料的规范完整性,又能保证工程量的精准性,从造价咨询的角度为后期项目评价阶段做出准确合理的评价。
2.6提高造价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为了确保电力工程造价工作的质量以及顺利实施,具有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首先,施工企业需要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对造价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作水平,同时还要展开对应的BIM技术造价工作人员掌握自身岗位工作的重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造价预算专业知识的掌握,为工程造价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还要提高造价工作人员队伍工作纪律,这是保证造价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只有不断地强化工作作风严格的落实工作责任,这样造价工作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证造价工作的准确性以及工作效率。因此,适当的对工程造价人员进行合理的培训以及继续教育,是确保造价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
结语
在电力项目管理过程中应用BIM技术能有效避免工程变更,全方位管理各项施工资料。同时还能极大地改善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中资料丢失、信息沟通不到位等问题,提升造价人员工作效率,推动实现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全寿命周期动态化管理。但是应注意的是BIM概念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部分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我国工程量清单计量规范不一致。因此,在使用BIM技术过程中应注意本土化应用,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优势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刘改萍.浅谈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1):93-94.
[2]侯文静.浅议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电力·建材·装饰,2017(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