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文丽
大连工业大学 116034
摘要:
现在我们广泛的对于“丑”的定义,往往将它作为美的对立面。不仅在人们的思想中如此,在艺术作品创作中也是这样的。但现在我们观赏一些艺术作品中不但出现令人视觉不适的元素,借以衬托主体的优美,较为极端的作品也将这种“不适”作为表现的主题。本文将与大家讨论在艺术创作中表现“美”是否为作品的唯一表达形式,“丑”的存在及其内在与价值。
关键词:丑学;美学;艺术;审美价值;
一、丑与美
丑陋的生活现象如何在艺术作品创作中带给人以美感呢?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提出与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但几千年来人们仍然没有得出一个较为一致的看法,也仍然没有跳脱出当时讨论的范围。丑及其丑学的独立突现是由19世纪中后期开始的,伴随着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兴起,“丑”在艺术中开始取代“美”而占据了主角的位置,赋予了作品独立的审美价值。伴随着这股审美潮流,丑学便如此诞生了。
当我们大众在谈论到“丑”的存在价值时,仍脱离不了以丑衬美、以丑显美和化丑为美的观点,简而言之“丑”即为“美”的对立面;而从哲学的视角看,黑格尔的异化理论中对社会丑恶的批判和否定,传达了由西方现代化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多元化,才有了新兴艺术中“丑”的审美价值体现。至此我们对于“丑”和“美”两者的界定处于两难的境地,其一要强调其在美学中的存在意义,使其成为与美学相对的丑学;其二又要揭示其的审美价值,由此可见丑学仍是美学的一部分,既要丑,又要美,最后对于“丑”的存在价值还是落脚在化丑为美上。对此有不少人认为:“艺术中的美就是美,丑就是丑,美不可能是丑,丑也不可能是美。‘美’与‘丑’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东西。”为什么大众认为艺术中只有美而没有丑呢?我们首先要明白两点,一是艺术不等同于美;二是视觉上的丑与丑的借以传达的背后形象的文化价值并不等同。
二、丑的形成及展开
纵观艺术发展的历程中,艺术早期从大众劳动中被分离出来。在艺术的朴素理解中,历史的推进与人们使用工具并将其从粗糙打磨到光滑密不可分,艺术的发展从实用到后期产生艺术审美转变也伴随着这样的打磨。早期艺术发生了从自然主义风格到几何抽象图形的变化,从写实到抽象很长时间是艺术史的一个进化的大方向,同时也是人理解世界深刻程度的具体体现。在人类文明伊始,限于当时低下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形态,人们更容易对自然事物产生崇拜心理,今日我们仍能从早期艺术作品中看到太阳、牛、羊等元素。“美”即自然,自然产生“美”的观念便诞生了。
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渐产生了一个词去描绘他们认为在“美”范围之外的感受与事物——“丑”。早期东方《说文解字》中记载:“[丑](醜):可恶也。从鬼,酉声。”(意为:像死人一样难看,是可怕的,导致人不愉快的东西。)《道德经》中记载:“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意为:大家都知道了什么是美,就会懂得丑)而西方的人们是这样描绘的,苏格拉底说过:“凡是有某种功用的目的的东西就是美的,善的,否则就是丑的,恶的。”谷鲁斯说道:“丑就是审美的外观上使人感到不快的东西。”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一般意义上的“美”即唯美,优美,其实是狭义的美,归根到底就是好看,使人身心愉悦。但苏格拉底的话又为评判“丑”增加了指标,即为功用性、善的。在不同的价值观下,“美”与“丑”的界定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评判。任何事物都是相生相克,无中生有,有中生无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以及审美角度,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我们审丑的过程,也是我们一种感知的过程,是一种直观的体验。我们所见的一切,可能在认识与判断上也是相对的。
所以,后来在哲学的美学范畴内,“丑”即为狭义的“美”,优美中的“美”指代的即为狭义的“丑”。
我们讨论至此,在艺术创作中对于“美”与“丑”的评判也应换一个角度。艺术整体大于美学,还包括丑学;艺术作品评判不仅仅是审美,还包括审丑;艺术受众大于审美受众,还包括审丑受众。简而言之,美与丑都能给人以艺术体验感,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艺术作品看起来是令人不悦、感官不适的。
三、审丑的价值观及受众影响
当下我们艺术的发展仍处于后现代派别艺术风格主义及其相应的文化思潮演变中。作品中展示的更多的是对传统和社会现实的批判。它否定的是以往的一切艺术美,给人以丑感,但世界并不像艺术创作着们认为的那样,一切都是丑的,否则为什么要欣赏这丑的作品呢?人之所以要欣赏艺术,就是为了要满足心理的某种需要,而丑满足的是人心理上的哪种需要呢?
艺术作为人对现实的局限突破及主观重构,它大多数是情感上的思考产物。在艺术世界里实现着他们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梦想,即幻想中的满足。这种突破包含着对现实肯定与否定两种因素,即肯定现实中与人相统一的一面,而否定与人相对立的一面。与人相统一的即美,相对立者即丑,对美的欣赏就是审美,即肯定情感的满足;对丑的欣赏就是审丑,即否定情感的满足。当人们情感得到满足结果必然是愉快的,因此虽然丑不是美,但由于其满足人情感中的某一个方面需求,准确地即心理的否定性需求,因而也能带给人以艺术的愉悦感,审丑的价值便体现出来。
人们对艺术的鉴赏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中不乏社会思潮及多元化发展的影响干扰,这也是一个对于个人审美的打磨过程。观者对丑的欣赏,即为思潮发展过程中艺术多元化创作的顺应过程,产生的否定情感。正是通过这种心理及认知上的打磨,人的价值观及鉴赏标准便由此架构。在这其中就含有否定的情感判断,所谓顺应接受,并非全盘被动地接受,而是根据不同主体需要而进行的鉴别、剔除过程。鉴赏后那些与受众艺术期待相适应的被接受,反之则抛弃。而多元化的因素又给人的鉴赏架构提供了别样的评判标准,由此产生的波动即艺术快感,远大于只由对美的肯定而来的快感程度。肯定只是矛盾的同一性,它只能维持现状,否定则是矛盾的排斥性,它改变现状并由此推动矛盾的转化,即事物的发展,因此矛盾的否定性具有更积极的意义,是人的情感结构中的发展动力。
四、结语
艺术作为人们对现实物质生活满足之后而衍生出来的产物,所以从艺术诞生之初便脱离不出承载人们情感的使命。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的认知以及所接受的价值观也在随之变化,对于艺术鉴赏评价也不再仅限于单纯的评判“美”与“丑”,更多的是借作品以追求心灵上的共鸣。作品与受众的契合度,或者说是面向群体则显得尤为重要。“丑”在许多文学、戏剧以及艺术作品中,也不单单的作为衬托“美”而存在,有甚者被作为主角进行创作。审丑同样也具有了价值,对于它的受众在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之后,更多的留下的人们对于情感、鉴赏层次的思考。伴随着多元化文化潮流的发展,未来也将会出现一个个个性更为鲜明,摆脱以往艺术作品束缚的新文化作品,“美”也不再是人们评判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
参考文献:
[1]裴幸子.20世纪西方审丑思潮与中国当代文学的趣味嬗变[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03):73-79.
[2]徐秋赟.中西丑学观念对比——以《拉奥孔》和《中国的丑怪》为例[J].艺术评鉴,2019(07):173-174.
[3]唐静.浅论“丑”的独立性[J].艺术评鉴,2017(15):158-159+164.
[4]栾栋.美学的危机[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07):2-9.
[5]陈美君,郝晶,林征.当代丑学发展的特点分析[J].中国市场,2010(52):176.
[6]黄琦.论当代丑学的物换星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04):51.
作者简介:
??? 初文丽(1995.2—),女,汉族,籍贯:山东烟台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