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资企业社会工作“正向发展--文化营造”文化营造模式初探 ----以“添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5期   作者: 殷萍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向纵深发展,企业劳动关系等矛盾日益突出,作为促进员工与企业和谐发展的企业社会工作,其重要性愈加凸显,亟待专业介入。
         殷萍
        广州市福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广东省广州市  51073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向纵深发展,企业劳动关系等矛盾日益突出,作为促进员工与企业和谐发展的企业社会工作,其重要性愈加凸显,亟待专业介入。现在黄埔区作为国家企业社工试点区,正努力的探索不同企业的社会工作模式。添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个典型的美资企业,具有基于浓厚的重视个人价值的美式文化,经过两年多驻扎企业开展社会工作的探索,针对企业员工自身的特殊性,逐步摸索出以符合员工及企业背景的发展模式“正向发展--文化营造模式”。
【关 键 词】 企业社会工作 美资企业 正向发展--文化营造模式


前言
        
一、企业社会工作的现状
        企业社会工作源于西方20世纪初的“员工福利方案”,历经“雇员咨询服务”、“顿悟方案”等发展进程,国外企业社会工作研究在内容、方法模式等领域已相对成熟,目前研究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而国内的企业社会工作直至21世纪初才刚刚起步,以阮曾文琪、周沛、钱宁、陈晓敏、黄红、高钟、王瑞华、李晓凤、王金元等为代表的学者对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运作模式、内容要素、功能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这些研究为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综观研究现状,对企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与实务探究还不够,特别是有关不同外来投资的的外资企业社会工作管理模式,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尝试。企业社会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困境:
(一)企业社会工作实践面临缺乏明确实施机构的困境。企业社会工作实践中要维护员工权益、改善员工福利、提升员工与企业工作绩效,这些都需要有一个职责明确且措施得力的具体部门来组织调研、规划实施和反馈改进。综观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历史演进,可以发现,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基层党组织与工会组织直接或间接地开展着职工福利、发展培训、协调人际、帮抚困难等工作①,但这些涉及企业社会工作的内容并不是企业基层党组织与工会的核心职能,只是“副业”而非“主业”。
 (二)企业社会工作实践面临实践主体与技术的困境。企业社会工作运用的是社工技巧,而企业实践的组织架构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目前企业社会工作尚不能有效融合人力资源管理,导致技术与主体不能完全有机匹配,使企业社会工作的实践发展还主要停滞在零碎分散技术使用层次。
(三)从当前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来看,不论是企业社会工作的“外包运作模式”,还是“厂内运作模式”、“企业购买运作模式”和“项目嵌入运作模式”,都存在着实践主体的矛盾性,企业社会工作是以企业为本,还是以员工为本,并没有真正统一和明确;在目标上也存在过程目标与结果目标、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工具目标与终极目标的不一致性等困境;在技术使用上存在着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等方法并行的局面,缺乏真正基于现实企业管理背景下的科学分类和有机梳理。
(四)企业社会工作实践面临着实践内容与价值的困境。我国实践中企业社会工作内容庞杂,包括职工权益维护、心理疏导、教育培训、人际沟通、矛盾调节、困难帮抚等系列内容,大多处于简单罗列阶段,缺乏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有机契合,甚至有些是另起炉灶,这直接制约了企业社会工作的实践效果与效率,企业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工作价值两难的困境。国际公认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服务、社会公正、个体尊严等,企业社会工作是以企业为基础,以职工为本的专业实务工作,在企业社会工作实践中,如何确立价值中立性,如何保持与企业、员工之间的平衡,如何遵循保密守则等,这些都是企业社会工作的实践难题②。

二、美资文化在中国
        与台湾企业、韩国企业、日本企业相比,美国企业的优势在于薪水高、福利好、人性化管理和自由宽松的工作气氛。美资公司企业文化是基于美国人的民主自由的前提下建立的,它在全世界所有美资公司都有比较好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宽松自由的工作气氛、宽容员工在工作中的错误、良好的福利制度。
        一些美资公司的《员工守则》中,有明确的“美资公司精神”和“价值观”,新员工进入公司,就培训《员工守则》和相关制度,让员工了解美资公司;在工作中,主要靠员工自己在公司中耳濡目染,慢慢融入其中;一些美资公司老板每年两次巡视全球各个公司,检查各公司是否还保持了美资公司企业文化,但在大陆公司的实践上,虽然上面的文化传承方式有一定的作用,但很容易让本土公司的管理人员做表面文章,时间一长,就逐渐失去了美国公司的优势,当地管理人员名义上打着“美国公司”的旗号,实际就是体现当地管理人员的意志③。

正文
添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所已有20年历史的典型美资企业,员工在享有人性化管理的同时企业管理层也相当注重员工个人价值的体现,当然也出现逐步以本土管理人员意志改变的文化转变。这种转变也让一些新员工不能适应,添利企业员工家庭服务中心作为政府购买的“嵌入式”服务项目,作为员工和企业的中转站,作为一个独立的社工身份服务企业,进驻添利企业将近三年,针对美资企业的文化与性质,逐步摸索美资企业的社会工作的特点,以添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尝试运用正向发展--文化营造-文化营造模式开展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恢复美式文化的乐观-积极-进取,让员工在面对工作和生活压力,面对管理上美式文化的缺乏更能够适应和弥补。
一、添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现状
        添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拥有较为民主开放的风气,也着力与发掘员工的个人价值,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以及其他管理层会较为注重员工厂区活动的反馈以及外来服务的满意度。企业本身的文化特征,也体现在员工的工作态度上,据员工反映,相对台资、日资等企业,员工的压力不够,工作缺少相关的积极性,但因为该企业相对其他企业更为“舒适”,所以有部分员工不愿意去更高薪的台资企业,而选择留在本厂。


    根据资料显示,添利企业到至今已成立了21年,据访谈了解到有600多员工在企业工作工龄超过10年以上,占目前总员工的24%,添利企业曾经辉煌的时候订单很多,员工达两万人,如今只有不到三千人;但根据2015需求调研显示,企业员工年龄主要集中在31—44岁之间,企业内已婚人士较多,且多已育有儿女,大部分员工子女都在家乡由爷爷、奶奶照顾,小部分员工与子女同住,子女在这边上学,小学就读培贤小学为主,初中就读九佛一中为主;由于企业内部门较多、员工来自各省、兴趣爱好等因素,有很多小群体及亚文化的出现;语言方面以普通话为主,粤语及其他各省方言为辅;结合萝岗开发区的实际情况,也随着企业中人性关怀和美式积极进取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少,工作的压力接踵而来,添利的员工普遍感觉到压力较大,这些压力包括婚姻压力,职位晋升压力,父母供养压力,子女教育压力等。通过与员工访谈及需求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员工都是初中及以下学历,文化程度不高,处理压力方面缺乏技巧和途径。通过针对员工的入户探访以及与企业的了解、资料收集,可知贫困员工及家庭的主要原因是员工或家人因病致贫。同时一般员工也存在很多工余时间无聊等困惑。
二、以添利企业为例,列举美资企业社会工作运用“正向发展--文化营造”计划的尝试
    针对企业员工的现状以及企业的发展员工价值,实际情况,添利企业员工家庭服务中心这种“嵌入式服务模式”借助较为独立的服务身份,尝试以企业员工人群划分,从员工、员工家庭以及企业义工运用“正向发展--文化营造-文化营造”的模式。
    正向发展--文化营造-文化营造计划是运用正向心理学理念,主要用于辅导的心理学分支,以研究个人优点、建立积极正面情绪和品格为根本理念,力于对全人成长的探索,强调正面元素,如乐观、快乐和超越自我等。同时通过对个人长处与潜能的发掘,协助人们面对各种压力与挑战,从而提升抗挫、抗压能力;主要透过让受辅导者改变自己的负面思想,导入正面的想法,使心态从负面回复正面。我们把正向积极的心态,带给员工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增加其自我价值。
     正向发展--文化营造计划的开展模式主要是,结合正向心理学及“快乐七式”针对员工、员工家庭、企业义工开展以正向关系、正向沟通、正向意义,这三个人生维度开展企业社工服务。
(一)正向发展--文化营造计划推进策略
    “和 美 善——正向关系”之健康乐悠悠服务的健康乐悠悠——健康讲座、康乐兴趣学习小组、健康乐悠悠——游园活动;通过开展感恩节活动、员工交流会活动、亲子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协助员工运用个人独特的优点和美德促进员工之间、亲子、夫妻间的关系。针对困难家庭进行入户探访,了解不同类型的困难家庭需求,在资源链接、技能成长、就业咨询、社保咨询等方面给予支持。宣扬快乐、乐观、关怀、感恩的心,促进员工运用个人独特的优点和美德,去感受人生的满足和美好,促进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建立互帮互助的平台,提供资源链接。
    “互助抗逆 增强能力——正向沟通”通过开展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积极心理学的快乐秘籍系列工作坊、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舒缓压力工作坊、快乐你我,完美人生——游园活动、敬业乐业——职业乐趣大发现小组、敬业乐业——工作技能成长系列工作坊、嘉言善意——人际交往小组、天伦情话——亲子教育讲座等服务,引导员工正向情绪的维持,促进员工的交流与成长,提高员工及员工家庭抗逆力。促进员工正向情绪的维持,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体验及成长,提高员工及员工家庭抗逆力。
    “义工发展,互助进步——正向意义”通过开展为善最乐——健康驿站活动、为善最乐——自闭症儿童探访常规活动、义起成长,志愿同行小组、志愿者通用知识培训,志愿者招募活动,优秀志愿者评选等促进志愿者团队建设。让义工对义务服务工作的了解更加深入,服务技巧更加熟练。让义工的个人兴趣得到发展,并在服务中发挥作用。让义工感受到付出的同时有收获,加强义务服务的动力。
(二)正向发展--文化营造计划实施的成效:
1、协助员工培养和发展不同的兴趣爱好,增强生活和工作的热情与动力,有效减少员工离职率和离职倾向,据统计,约3年的服务中,大约有50名员工向社工透漏离职计划,参与这个项目后打消了念头;
2、成立了一个健康驿站志愿服务点,促进员工运用个人独特的优点和美德影响或帮助其他人,企业义工人数增加了三分之一,营造关怀、互助的文化氛围。让企业员工更加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丰富业余生活,明白真正的快乐是奉献,同时也引导员工关注自身的健康、亚健康状况,也为企业的文化增加了志愿服务精神文化这个重要的元素;
3、发掘员工正向元素,快乐七式的快乐理念传递,员工快乐感通过活动后有提升,而压力感通过活动有所下降,员工的压力大多数来源于对自身和环境认识不够,也不能很好处理工作中常见的挫折和困难,导致出现困扰,社工在快乐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个案、小组、活动等综合手法引导员工发现自身和环境的优势,从而更全面认识自身和环境,为工作及生活做好合理的规划,让他们更有目标的面对未来;
4、引导企业更加关注员工的精神世界和企业的正向文化营造,企业通过一系列的服务规划,看到服务的成效,从而更加支持社工的工作,将有需要的员工转介给社工,形成一个良性的转介机制,各项工作也邀请社工共同参与,如今,社工已经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语
        现今,我们置身于急剧变动的社会结构、深刻调整的利益格局和日趋加快的工作节奏环境中,面对国家对企业社会工作的越来越重视,如何激励员工,如何拓展创新,在外资企业中引入传统企业社会工作实务,已经成为一个显性问题,因此需要我们这些先行者,根据企业的文化特点和企业的历史渊源,真正的服务于员工,从而间接的服务于企业,让员工和企业都能够从中受益,企业社工才能够立足。④我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尚浅,现阶段仍主要围绕实务工作进行开展。美资企业有其独特的文化与特殊性,但由于本地管理的情况,本地员工的性格特点,比如中国员工隐藏自身感受,重视经济获益,安排自身时间比较偏颇,生活压力大等,美资企业想发挥自身优势比较难,而社工要结合企业员工共性的摸索合理的美资社会工作模式,不仅需要时间与精力,更需要结合企业自身,最终提升满意度与工作绩效,实现企业社会工作作用最大化、系统化和持续化操作策略模式,形成有机动态的良性循环激励系统,从而切实提升员工“软实力”和“更好生活新期待”。
参考文献:
①高钟:《企业社会工作实践的困惑与思索》,《社会工作》2009年第5期
②张宏如:《中国式EAP激励:一个理论框架的实施路径》,《科学管理研究》2009年第1期
③杨朝军:《美资企业本土化经营的成功基石是良好的企业文化》
④张宏如:《企业社会工作的有效路径:本土化员工帮助计划》,《江海学刊》(南京)2011年6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