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党建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5期   作者:任秀玲
[导读] 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体系中,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始终不言而喻,其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前提,同时也是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
        任秀玲
        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摘要: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体系中,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始终不言而喻,其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前提,同时也是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对此,通过分析现阶段高校党建工作所存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机制不完善、教育平台效果较差等问题,就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模式进行创新,进而充分发挥高校党建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作用,并最终在搭建高校党建思政工作体系的基础上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高校教育;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作用;对策分析
        引言:近年来,基于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为核心构建高校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路径。其中,根据党中央和政府关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示,应充分发挥高校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以党建工作为核心优化思政教育工作路径的基础上,围绕大学生开展多样化党员教育,进而一方面发挥大学生党员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借助构建符合高校学生发展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以确保相关工作开展的适用性和发展性。
        一、高校党建工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价值
        1.有助于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目标
        基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相关指示,高校教育事业要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主要教育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便需要始终不移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高校党建工作,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目标,有助于规范思政教育的整体思想,在理清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路径的基础上,确保思政教育事业的整体开展能效。
        2.有利于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效果
        从长远意义上来看,高校党建工作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效果的关键所在。其中,高校党建工作依托于师生群体的先进模范来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传播,这意味着通过开展党建工作能够于师生间营造积极、融洽的思政教育氛围,有助于在充分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强化全体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并最终达到提高思政教育工作整体效果和改善思政教育工作环境的目的。
        二、现阶段高校党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1.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围绕现阶段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党建、思想政治教育联合机制的缺乏,是造成高校党建工作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领作用难以发挥的首要原因。一方面,现阶段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多由各院系辅导员和思政教师来负责,而这些教育人员普遍具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使得不同部门开展的党建思政工作具有较为严重的脱节问题,很容易影响党建思政工作开展的整体性;另一方面,当前高校用于党建思政教育工作的资源相对较少,且往往并不注重构建完善的党建思政工作体系,进而不仅高校学生干部及学生的自主管理能效无法发挥,同时党建思政教育工作的工作机制也面临较为严重的滞后问题。


        2.党建育人平台针对性及有效性不高
        基于当前高校党建思政教育工作,虽然高校普遍对实际工作给予了较高重视,但育人平台建设不足、精细化建设缺乏等问题的存在仍然是制约其工作效果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高校应在教育培养过程中有针对性就不同教育对象进行引导,即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党员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不难发现,高校党建思政教育工作仍缺乏充足的理论基础,即不仅欠缺对于教育形式的创新,同时也无法满足新时期90后学生的思政教育需求,最终导致党建思政教育工作与当前高校教育环境存在较大矛盾,并不利于党建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展开。
        三、提升高校党建思政引领作用的有效路径
        1.创建多元协调党建工作机制
        针对现有高校党建思政工作体系,应就包括校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宣传部、党支部、团委在内的多方面工作部门进行集中整合,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以发挥最大化的教育效果。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即除了应加快形成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党建工作格局外,还应逐步就现有的党建工作方案进行明确,进而通过构建层层深入的党建工作机制以发挥不同部门的工作优势;其次,应注重就共青团、团委等学生组织的影响力进行发挥,其中,除了应积极培养优秀团员并鼓励其入党外,还应以多样化的团建活动带动党建工作开展,进而形成完整的党建工作格局;最后,要强化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尤其是应以高校社团为载体积极弘扬党建工作精神,进而在提高当代学生思政学习意识的基础上营造积极的党建思政工作氛围。
        2.建立完善规范党建工作平台
        为确保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需在充分考量当代高校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形成完善的党建工作平台。首先,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给当前高校教育工作带来的独特优势,应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加快建设互联网党建思政宣传渠道,进而一方面借助QQ、微信等移动互联网平台实现党建思政学习的无死角渗透,另一方面通过及时了解学生生活学习动态以确保党建思政工作的实时性和发展性;其次,应就党建思政工作的理论基础进行完善,其中除了应在原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思政课程基础上拓宽工作视角外,还应针对学生思政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创新思政课程内容,进而满足当代学生的思政学习需求;最后,应围绕思政课程开展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尤其是应以红色文化宣传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最终达到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根本教育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围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党建工作,二者之间具有较强的共通性,因此,应进一步围绕高校党建工作就思政教育工作模式进行创新,在形成高校党建思政教育机制的基础上确保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的协调开展,并最终保障当代高校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怀东.新时代高校加强基层学生党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2):51-52+55.
        [2]高碧峰.党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及对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52):253-254.
        [3]赵飞,杨戴竹,王子硕.用党建思维引领新时代地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高[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9,36(06):40-43.
        [4]王金山.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分析[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6,25(04):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