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凤
邢台现代职业学校 054000
摘要:本文以京津冀协同框架下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定向培养为主题展开论述,首先对本文的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重点针对京津冀协同框架下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定向培养模式构建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定向培养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随后,“京津冀一体化”也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中职学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机电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能够紧密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这一背景,从而不断提升机电专业人才培训实际效果,基于此,本文则针对针对京津冀协同框架下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定向培养模式展开讨论。
一.明确培养目标
对于京津冀中职学校而言,在机电专业人才培养中,要能够设立明确的目标,即通过机电专业教育工作的高质量进行,为京津冀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电专业人才。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中职教师要能够对传统按部就班的专业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改进,进而提升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定向性。为此,中职教师要能够通过深入的企业走访和市场调查,对京津冀发展中针对机电专业人才的实际要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以京津冀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切入点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此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而且,机电专业教师要对市场发展变化进行随时了解,在判断市场发展方向的同时,来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并对专业课程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这对本专业人才定向培养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要时刻向学生传递京津冀协同发展信息,使学生树立宏观发展理念,通过不断的努力来提升自身专业素质,进而更好的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不断提升机电专业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学习能力,为不同的学生设立阶段性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更加高效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不断提升学习效果,这对于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改革培养模式
中职学校在传统的教育工作中,主要采取的是理论教学、期末测验、安排实习的教学模式,但是在这一教学模式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比如为了能够在期末考试获得尤其成绩,很多学生只需要在考试前一段时间背诵教师所划的重点即可,所以教师并不能够通过考试成绩来了解学生的专业素养增长情况。在新形势下,中职机电专业要能够对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进行适当的改进,整个教育工作的开展,要能够以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为目标,减少传统教育工作中的形式化内容。比如,为了提升提升考核测验的时效性,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实践考核,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设定实践课题,安排学生根据专业所学进行实践,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效果来判断其学习效果及专业素质提升情况。
例如,教师可以以“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为课题安排学生进行实践,针对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学生以京津冀地区为调查对象,针对自动控制技术在在当地的应用领域、应用方式进行调查了解,并在调查中了解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自身专业针对这一技术应用效果的提升策略进行探索。整个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学生学生制定相应的实践计划,并按计划严格实施每一步的工作,在实践完成后要形成相应的实践报告,实践报告中一方面要包含整个实践安排,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专业所学及自己的观点,教师则通过对实践报告的查看来评估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提升机电专业课程教学的失效性,减少专业教学中的形式化内容,以此不断提升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这对于机电专业人才定向培养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中职学校机电专业针对学生的实习活动,最好选择京津冀的知名企业,而在在实习过程中要安排专业教师进行全程陪同,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则是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实习指导,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实习效果。
三.改进教学方式
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京津冀中职学校要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并通过合作不断提升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比如,京津冀中职学校通过必要的交流,从中挑选出机电专业比较优秀的教师,然后利用网络课堂进行教学,进而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实际作用,并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实现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方法的改进。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是传统固化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突破的重要体现,借助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增强教学互动,使学生能够一改传统教学课堂中比较被动的学习模式,在网络课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机电专业课程教学中,还可以对翻转课堂进行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模式即利用教学小视频来传递教学信息,优秀教师教师在录制教学短视频后,定期上传公共网络平台,然后供各个学校的学生进行学习。近年来,抖音、快手等在我国发展迅速,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进一步证明年轻一代对各类小视频有着浓厚的兴趣,为此,教师可以效仿抖音、快手平台的运作模式,将一些课题内容录制成各种类型的教学小视频,然后在微信平台、校内网络平台等进行发布,并引导学生进行关注,以此不断提升翻转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在改进机电专业课程教学方式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这对于中职机电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结
综上所述,在京津冀协同的大环境下,中职学校机电专业要不断完善其人才培养工作,通过设立明确的培养目标为其人才培养工作指明方向,并通过专业教育模式的改革,不断提升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然后通过教学方式的改进,充分发挥当地优质教师资源的作用,并借助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这对于中职学校机电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问题与推进路径[J]. 左祯,孙翠香. 教育与职业. 2017(24)
[2]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政策研究[J]. 刘爱玲,薛二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3]参与主体视角下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分析[J]. 张喜才,房风文. 教育与职业.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