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瑶
浙江省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 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本文结合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复习课例,阐释了话题语境下单元复习教学的设计背景、主要环节和实施过程,并从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提升的角度进行了学习活动分析和探究,旨在为初中英语单元复习教学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话题语境; 复习教学; 思维品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思维品质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同时,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主题语境是课程内容六要素之一,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该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对主题语境和语篇理解的深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成效。英语课程应该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人物,并以此整合学习内容,引领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教育部,2018)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复习课,笔者所整合的内容是“人与自然”主题下的子话题-环境保护,教材中涉及的单元是九年级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该单元的语用功能是谈论身边的污染和环境保护措施,这个单元在我们人教版教材中的地位本身就是一个复习单元,通过单元复习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新课时的不足,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并能引导学生化零为整,自主建立知识间的联结,完善认知结构,提高思维品质。另外,在经过了以及正在经历的2020新冠肺炎抗疫、防疫的大背景下,学生对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地球的认识应该更加深刻,更能理解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树立做合格公民意识,体现了学科育人价值。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笔者所在学习九年级的学生,还有40多天就要参加中考了。该班级的学生英语基础较为扎实,但是缺乏学习主动性,自主整理、自主复习的能力相对较弱。另外,九年级的学生面对升学考试,普遍压力较大,容易焦虑,课堂上表达欲望不强烈。所以本节课尝试基于主题语境整合单元教学内容,设计围绕单元主题的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从激活主题、聚焦主题、借力主题、拓展主题和升华主题五个环节探究主题意义。
(三)教学目标分析
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及学情的基础上,笔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①能够在语境中运用和话题相关的单词及词组:pollute, pollution, coal, litter, recycle, ugly, smelly, wooden, plastic, harmful, take part in, make a difference, turn off, throw away, put sth. to good use 等
②能够简单描述环境污染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措施;
③能够描述作为合格公民可做的力所能及的小事。
(2)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和表格,整理话题相关词汇和句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升发散性思维。
(3)情感态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保护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是每一个合格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四)、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各种任务的驱动下,激发学习的兴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师启发和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Step1 Lead-in and Free talk
1.学生观看Nature is speaking视频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谈论以下问题: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humans? What will happen to humans if we don’t take actions to save the environment?
[设计意图]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是学生学习并探究主题意义的源泉,观看视频导入话题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讨论,能够调动学生的语言储备,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单元复习做好话题铺垫。
1.教师提问Wha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do we have these days?,并展示一些图片和语言支架如“The... is badly polluted because...”引导学生描述。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和描述图片,引导学生由词汇回忆过渡到短语、句子输出,教师将语言知识的复习置于学生熟悉和易于表达的任务情境中,聚焦主题,让学生复习运用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化理解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其严重性。
Step2 Listen and talk
1.听一段采访内容,即采访者和Jason、Susan的对话,完成表格内容。(注:画线部分是让学生填写的内容。)
[设计意图]
听力的内容来自原本教材中的Section A 2b和2d,教师将教材中原本是拆开的较长对话内容在复习课中又重新整合到一起,并通过填写表格,旨在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感知我们在谈论环境保护话题时,要了解其现状,知道其形成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
2.学生阅读听力文本,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话题表达句型,并做补充。学生整理的部分句型表达如下:
[设计意图]
单元复习课教学是一个高度综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关注语言知识的巩固,也要关注语言技能的能力提升。通过阅读听力文本,利用表格归纳整理话题相关句型,为接下来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做好语言支架的铺垫。
3.学生利用归纳整理好的话题相关表达句型,另外选取一种污染类型进行自由表达。
[设计意图]
在做好话题准备--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铺垫下,让学生作为采访活动中的一员就身边的所见所感发表观点和看法,学生真正参与理解和表达主题内容,从而提升综合语言能力。
Step3 Read and write
1.阅读一篇有关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的短文并根据上下文或者首字母填空,短文内容来自教材Grammar Focus 4b改编,改编后文本如下:(注:画线部分是让学生填写的内容。)
People may think that big things have to be done (do) to save the earth. Many forget that saving (save) the earth begins with small things. For example, you can save electricity by turning off the lights when you leave a room. You can also use reusable bags instead of plastic bags. I think it is a great idea that you now have to pay for plastic bags in some stores. And instead of driving to school or work, you could ride your bike or walk. If it's far, you can take the bus. All these small things could add up and become big things that can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Let's take action(s) now!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将语言知识复习和任务型阅读训练有机融合在环境保护这一主题下,将教材内容通过符合中考题型的方式再现并做习题训练,使得学生能够在主题语境中巩固语法和知识,训练解题技巧,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这比机械式的习题训练更有趣味性和情境性。
2.品读短文,找出学生自己喜欢的句子或短语并大声朗读,与同伴分享。
[设计意图]
通过赏析与品读短文,并进行同伴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短语,有助于学生加深和巩固语言,为进一步内化语言以及语言输出做好铺垫。
3.学生写一篇题为“Start out small”的演讲稿。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演讲稿的结构,应该包含三个部分,即Introduction part, Body part 以及Conclusion part。在Conclusion part部分,可以点出采取行动保护环境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而呼吁身边的人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写作过程中,利用Checklist评价量表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关注文章的结构、内容和逻辑。Checklist评价量表如下: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围绕环境保护,以主题意义探究为出发点,借助问题“What small things can we do to make a difference?”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教师鼓励学生串联本单元主题内容,创造性地组织、加工语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写作前,教师一步步地指导学生写作既要关注结构和语言,更要关注语言的内在逻辑关系,尤其是句子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师通过设计合理的评价量表,帮助并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
Step4 Share and think
1.写作完成后,鼓励学生与同伴分享文章并根据评价量表互相评价;邀请2-3位学生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
评价量表有助于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便于学生自评和互评操作,能更有效地评价学习效果。教师引导学生从读者视角出发,比对评价量表,研读他人习作,从而内化本课所学的写作技巧,再反思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反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写作任务。在学习和分享的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评价、反思能力。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自己是否已经做到写作中所提到的小事,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做到言行一致。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联系个人的生活实际,反思自己在环境保护实际行动中所付出的努力,将个人的道德情感升华至社会责任感,落实了英语学科立德树人的任务。
三、结语
学习的发生不是外界灌输的结果,而是以学生的主动理解和建构为前提。复习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合适的主题语境,引导学生在主题语境的综合下回顾、理解、应用真实的语言;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思维特点出发,充分考虑课堂活动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完成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单元复习是对单元主题内容的整理与提高,应由主题语境下浅表化的识记、理解、应用等低阶思维,向分析、综合、评价的高阶思维发展,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同步提升。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课后教师应能继续在立足主题语境的基础上,突破板块内容之间的限制,整合复习资源开展延伸阅读,进而丰富学生的体验,拓宽学生的主题视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刘道义.谈英语学科素养——思维品质[J].课程·教材·教法,2018(8).
[4]]程晓堂.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5
[5]何亚男、金怡、张育青、吴彩霞.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活动设计[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6]王爱平.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过程化写作教学策略探究——以牛津版《英语》7A Unit8 Task的教学为例[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