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翠红
南宁市明天学校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虽然简单,但很有效,是一种实用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利用图与图并重的技巧,用相互隶属、相互关联的层次图来表现不同层次的主题之间的关系,并在关键词、图像、颜色等之间建立记忆联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结合教学的核心内容,形成不同的关键词和分支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英语知识框架,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接下来,笔者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更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希望能为相关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导图;运用策略
引言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运用图与图并重的技巧,表现人的思维过程或思维引导,反映人的思维过程和特点。合理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词汇速记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引导作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思维导图的主要功能是理清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掌握思维的要害,形成思维框架,使思维网络更有组织性,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延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语境,然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境进行梳理,使更复杂的文章变得清晰明了。教师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阅读不同的段落或不同人物所说的单词,并整理出中心内容。然后,让小组成员一起围绕课文主题画一幅思维导图。最后,让各组相互借鉴,相互学习,进一步完善各组的思维导图。小学英语教师也可以提出建议,引导学生正确绘制思维导图,使学生的思维导图更加合理、清晰。这样,学生就可以快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清文章的语境,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外研版六年级上册module4 《 our favourite festival is the Spring Festival.》时, 以“ Chinese festival”为中心,给学生介绍了端午节,中秋节 春节,元宵节,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分别在文中找出四个节日的时间,习俗,由来等相关知识。这样能够使学生厘清课文脉络、掌握对话特点和中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能使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运用思维导图,强化学生的词汇速记能力
英语词汇记忆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难点,也是提高小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和重点。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对英语单词记忆产生兴趣,进而强化学生的词汇速记能力。关于英语词汇讲解的思维导图可以穿插图画和文字,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运用丰富的线条和绚丽的颜色来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用颜色、线条来帮助学生协同记忆,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
例如,教学外研版三年级下 module10 《she’s got an orange sweater》以“clothes”为主题,发散开来,展现不同的衣服类词汇,如“hat””sweater”“shoes” “shirt” “trousers” “coat” “skirt”,然后在让学生联想相应的服装的颜色,新旧知识都体现在思维导图中。教师应将图文并茂的词汇思维导图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绚丽斑斓的图画中记忆词汇,激发学习兴趣,并通过联想记忆法,强化词汇速记能力,进而加强他们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
三、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学习语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创造语言环境,在不断的语言交际中一次次训练、强化语言交际能力。语言学习不仅要多听、多写、多学,还要多说。许多学生在英语表达上不自信,羞于开口,导致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如表达不流利、词汇读音不正确、语法出现问题等。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构建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对话实践中掌握英语口语表达技巧,进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不仅能听懂、会说,还能明白如何表达、如何使语言更富有逻辑性和条理性。
例如在教学外研版四年级下册 module3 unit2 《On Monday I’ll go swimming 》,学生小组合作,借助思维导图,了解了Shanshan 假期的计划,根据所学句型 what will you do? I’ll +动词原形,创设对话情境,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运用I’ll +动词原形 制作假期计划,并进行对话练习。增加学生理解能力,敢于交流沟通,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四、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英语作文能力
作文是训练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大多数小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没有清晰的思路,导致他们的写作效率低下或写出的作文条理不清晰、语句不通顺。鉴于此,教师可以在布置完作文题目后,先让学生根据题目画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厘清文章思路,让学生有材料可写、知道从何写起。这样,学生会感到写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也会对写作更有信心。
例如,在教学外研版五年级上册 module 3 《where did you go?》,老师引导学生利用五个特殊疑问词的思维导图归纳了Amy 周末活动之后,让学生结合实际,总结自己周末的活动。以my weekend 为中心,where what when who how 为分支,形成一个思维导图网络,总结自己的周末活动,并写出来。构建了思维导图后,学生在写作中只需要结合思维导图填补词汇、完善句子、修饰润色语句,便能写出一篇脉络清晰、结构完整的作文。
总之,思维导图可以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构建思维网络、厘清思路,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一种以思维训练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和教学内容,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词汇记忆、阅读理解、语言交际、英语写作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箫,芦海玲.“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11):106.
[2]陈婉香.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19.
[3]王泽华.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