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深厚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 河北张家口 076150
摘要:新时代教育的目的是教给学生一些受用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这是伴随学生一生的。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发育、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鼓励学生依靠自主学习能力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这样才能真正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助力他们更好的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教师需要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大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文章将围绕相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为老师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方法
引言:新课改背景下,如果小学生能够养成独立思考能力,那么他们的实际学习水平会得到很大提升。再者,通过独立思考,学生还能形成独立自主意识,遇到一些麻烦事他们第一时间所想的是依靠自己,而不是去寻找别人帮忙,这对增强小学生学习水平和生活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所以,本文将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详细分析。
1 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现状
1.1课堂角色定位存在问题
现如今,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仍然是作为课堂的中心角色而存在,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数学课堂,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并没有和学生进行过多的交流,提问问题环节都很少,课堂缺少问题情境,很难发挥学生的脑力,学生的思维也会受到限制。由此可见,如果不能准确定位课堂角色,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1.2 学生存在依赖心理
当前的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依赖心理严重。如果在具体学习中遇到一些难题,他们首先想到的并不是独立思考解决,而是寻找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这样学生就缺少了独立思考的时间。例如,在笔者教学冀教版测量内容时,涉及到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这时有些小学生搞不清三者的具体关系,但是并没有发挥自己的能力寻找有效的方法来理解记忆,而是直接询问老师,这样学生的学习十分被动,很难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1.3 缺少提问环节或者提问环节存在问题
在教学中,通过提问,老师可以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但是,在一些数学课堂上,老师没有设置具体的提问环节,因为大部分老师认为课堂时间很有限,提问会浪费时间,根本没有必要,老师的这种认知是错误的。通过提问,学生可以自主思考一些问题,这样学生的思考力会得到很大提升。但是就现状而言,预期的教学情况并不好。
2 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具体策略
2.1 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找好师生定位
前文提到,由于师生定位不准确,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自主权,那么,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老师要准确定位师生角色,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心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这时老师就需要退一步,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指导学生学习和思考。例如,在教学冀教版小学数学“时、分、秒”时,为了调动学生得自主思考力,老师可以这样设置学习任务:首先,在上课之前,老师要给学生安排预习任务,预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和时、分、秒各自代表的意义和之间的关系、课本基础知识和内容以及观察钟表总结一些内容,同时学生还要自主动手设计一个钟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时、分、秒内容。其次,就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解决老师提问的问题。
最后,在课堂将要结束时,学生需要整合一下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做一个详细的总结,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由此可见,做好师生定位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前提和基础,需要老师重点关注,采取合适的方法实施。
2.2 以生为本,创设自主思考情境
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老师可以采取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所以,在数学教学和生活中,老师要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开展相应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同时,老师还要为学生创设自主思考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力。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是课堂的主导,那么,这就没有充分应用以生为本的教学和管理理念。那么,老师要做到师生角色的转变,老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为学生创设自主思考情境,比如,在学习一些数学概念性问题时,老师就要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之间自行讨论这些概念性问题,每个学生都要发表一下见解,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展具体的数学学习活动。除此之外,通过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让学生树立自己的主人翁形象,真正依靠自己的时间和能力来学习。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应该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例如,在学习一些新知识时,老师要让学生自己预习,不能完全依赖老师的讲解,应该靠自己的能力先解决一些基础的数学问题,此外,通过坚持以生为本教育理念,还可以更好的开展数学教育管理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小学数学教育,也能加强对小学生的管理,最终实现好的教学和管理效果。
2.3 培育新思维,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力
小学生处于思维活跃,想法新颖的年龄阶段,对一些新颖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并且也有探索的欲望。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统计内容时,为了可以让学生清晰明确的学习相关的内容,老师可以提出具体的任务,比如,让学生调查家庭和邻居喜欢观看的电视节目,学生要通过实际调查将数据记录下来,在课堂上需要分享给大家。同时,老师还要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学生需要做到自主探讨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再者,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讨论和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因此,通过鼓励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力,而且能让学生在思考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
2.4 发挥学生主体性,活跃课堂气氛
如果课堂缺失灵动性,那么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比较被动,这无法让学生感觉到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并且还为学生增添了学习的压力,学生学习能力很难获得实质性提升。所以,为了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老师要将寓教于乐教学法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在上课时,老师需要提出一些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开发智力,再者,还可以鼓励学生讲述一下自己对数学课堂的感受和体验,提高个人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鸡兔同笼”问题时,该问题需要利用方程思想来解决,那么一开始老师不要直接为学生讲解例题和答案,应该先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下该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解决,之后通过检查和提问学生,发现学生思考问题的漏洞,再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补充,这样能够纠正错误,帮助学生高效的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结束语
独立思考是以学生个人为出发点的一种学习模式,意在提升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出现在老师和学生的眼前,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来获得知识,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创设自主探究式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玉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0(78):81-82.
[2]张国贤.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0(38):179.
[3]阮昕.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0(34):197.
[4]张粉娟.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考试周刊,2020(75):77-78.
[5]张秀敏,吕飞.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培养[J].读写算,2020(2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