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燕华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永武完小 广西 南宁 530400
摘要:小学阶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对促进学生思想启蒙、素质培育均具有积极的影响。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升学率作为老师的教学人物重点,小学语文老师对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科目,是落实学习其他学科的关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有效发挥自身在语文领域的职能优势,给予学生学习上正确指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促使其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效率 措施
前言: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单调、枯燥的,导致课堂教学过于片面化和机械化,使学生在课堂中无法集中注意力,这对小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小学生有着开阔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此时是小学生建立学习兴趣的基础时期,小学语文老师是学生学习能力建设道路上的重要引领者,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启蒙者,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兴趣方面的有效建设,对其未来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教育机制不断创新和改革,国家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小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的时期,心理和思想尚在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小学语文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工作会有极大的阻碍。大多数老师以一个管理者的姿态面对学生,习惯以说教的方式教育学生,导致其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反而课堂教学效率降低。在小学生的逻辑思维里,往往缺乏对自我认知,对自己的行为把控能力和约束能力弱,很难长时间集中学习注意力。小学阶段是语文老师落实学生文学素养培育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基础时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综合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语文老师要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落实积极的学习环境,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建立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其全面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改变传统教育方法,拉近师生距离
小学语文老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态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学习能力的自主性,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工作效率。老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思维创新,通过教学过程中与同学交流,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倾听学生提出的意见,鼓励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做到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起与学生的互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创设情境教学,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严肃的课堂教学氛围导致学生提不起对学习的热情,无法一直集中注意力。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利用实际生活引入教学,创建情景教学,打破学生对课文的陌生和距离,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良好的情境教学中,能够以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思考[2]。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增加学生情感教育,在情境中互动教学,营造和谐、热忱的课堂气氛。
例如:在教学《找春天》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利用情景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充满生机,色彩鲜明。利用春天的图画引导学生进入到春天的情景中,幻想自己在春天的心情和情绪。通过情景建设和互动,让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激起了学生集体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素养。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1]。在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小学语文老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语文老师可以多方位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条件,以全新的教学方式深入到学生的思想,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文学视野,促进学生建设对语文的热爱。
例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关于泼水节的视频,加强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课文背景的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意义,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节的幸福和快乐,促进其培养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满创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营造欢乐的学习气氛,有效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四)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加强互动教学
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控制课堂状态,提高有效的课堂学习效率[3]。落实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实际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习惯是学生发展综合素质的主要因素。落实建设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建立学习语文的信心,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树立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程时,让学生分组阅读课文,通过讨论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的优点。通过自主合作学习促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集体中,实现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互助,落实班级整体成绩的提升。为了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对学生的综合发展的有着格外的影响。
结论: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是严峻的,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可以有效的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学好语文是获得知识的关键途径。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效率是极其重要的,落实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小学语文老师是学生文学素养的引领者,应注重改变教育态度,提升自身的教学方法,从而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前提,只有在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主动的思考和探究,积极的落实学习方法。语文老师要在探索教学方法的同时,将兴趣渗透到学习中,不断保持学习的热情,这对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效率有着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谷学英.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14):109+111.
[2]徐之云.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47-148.
[3]成秀丽.关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