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入阅读”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6期   作者:符秋英
[导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意识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非常关键的一项任务,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符秋英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镇保平小学 572700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意识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非常关键的一项任务,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生进行阅读有利于为学生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应该按照新课改的实际需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主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入阅读”模式,为其他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深入阅读,综合素养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通过语文阅读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但是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阅读,完善“深入阅读”模式,从而使学生能够爱上阅读,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结合阅读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的机会,使学生主动的去思考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新的课题阅读内容,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和心理特征,对课文的内容及主题等进行思考,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进行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学生求知欲望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幻灯片的方式来伴随阅读文本的讲解,保证学生在一边讲一边理解的过程中了解文本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及时的掌握住阅读的中心。
二、构建阅读情境,加强学生的阅读注意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大部分的学生喜欢较为娱乐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通过运用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的感知文本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进一步阅读,使学生体验更加丰富[2]。同时必须意识到培养学生阅读注意力的关键性,只有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才能够更好的完成相关的阅读任务,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可以明确阅读的主要目的,并提出相关的阅读要求,使学生具备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要培养学生具备顽强的意志,使学生在有利的环境能够集中注意力。除此之外,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阅读来进行思考,做到眼、耳、口之间的紧密配合,加深阅读理解的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保证学生情绪处于高涨的状态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三、设置阅读悬念,调动学生阅读欲望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常常感觉到枯燥无味,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参与阅读。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丰富阅读教学的形式,同时在阅读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保证学生的求知欲望得以激发,促使学生能够自主的想要进一步阅读文本内容,这对于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和效率来讲至关重要,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阅读悬念创设大多数时候主要是针对故事类的阅读文本,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讲述关于文本背后的故事,激励学生在课下能够自主的进行探讨,搜集相关的故事素材,保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基础,这位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培养也至关重要。
四、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意义,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只有学生在产生阅读兴趣的前提下才可能去行动[4],进一步思考文本中的相关知识,从而有目的的来进行实际和学习,因此培养学生阅读自觉性至关重要,以立足于激发学生兴趣为主,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在发展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保证学生在情感中产生更好的兴趣,从而对阅读的知识进一步利用转化为知识的力量。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5]。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信息是帮助学生探索知识的关键所在,有利于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能够突破传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探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6]。结合学生的实际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强化学生的生活感受,帮助学生探求新的知识,通过展开丰富的思维想象来使学生创造力得以充分开发,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激发学生兴趣,掌握所学知识,保证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接受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有效的深入阅读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及人文素养,因此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阅读的质量和数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创设相关的阅读情境,并设置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从而利用阅读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也应该及时的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存在的弊端,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尊重学生特点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为未来学好语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付丽. 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运用[J]. 教育现代化,2018,5(42):376-377.
[2]余惠娟. 浅析“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8(45):116-117.
[3]杨艳. 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模式的策略[J]. 学周刊,2019(08):122.
[4]胡爱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模式的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8):82-83.
[5]吴丽君,单好,崔春瑞,成悦. 核心素养视域下职前教师培养模式探究——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5):110-113.
[6]何静娴. 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D].苏州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