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伟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明德小学
摘 要:在汉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成语无疑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用语精炼,结构严谨,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学习成语从小学生做起,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孩子们从小体会到祖国语言的优美丰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成语教学;策略
成语是汉语特有的,而且是最大量使用的熟语形式,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 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多数为四个字,也有个别成语不止四个字,成语来源很多,有的来自历史事实,有的来自神话故事,有的来自寓言故事,有的来自古典诗文,经文人引用,遂为成语。它凝结了人民的智慧,浓缩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传统文学的重视,成语越来越显示出独有的魅力。由于成语结构紧密,言简意赅,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成语,对充实 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强学生语言掌控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述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在成语教学方法上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联系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所感,点点滴滴的积累,通过教学中的几个实例来浅谈谈一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一、 寓教于乐 激发兴趣 玩中感知
传授学生知识,目的不是让学生变成一个容器,教师不断地注入,而学生没完没了地装。这样被动的学 习方法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对所学的东西越来越厌烦,试问装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长期的成语教学中发现,例如教材语文天地中出现一组成语时,一般情况下这一组成语是同类型的。那我们首先要领着学生把这些成语读正确,动手查字典掌握成语基本的意思。比方说我们遇到: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忐忑不安、心有余悸……之类的成语,它们都是表现人物神态和描写心理的成语,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进入角色,让学生通过动作和神态亲自表演一下。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玩,哪有不愿意玩的学生呢?所以个个争先恐后地要上台表现一下,并且当哪一个学生对成语表演得不到位时,没有争取到上台表演的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都做起了点评,且跃跃欲试。如果让学生去背诵记忆,也许要好长时间才能记熟的成语,当然记熟了也不见得学生会熟练应用的。通过利用表演这个载体,让学生尽情地玩,在玩中互相交流、感知,在牢牢记住的前提下很好地掌握了成语的含义及如何去准确地应用。我想课堂上学生积极性如此之高,学生都没有尽兴,表演一定会延伸到课外。便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趁热打铁,让学生在课后再找出一些同类型的成语表演一下。如此一来,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玩,在玩的潜意识下激发了学习兴趣,感知了知识内涵,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不经意间又完成了教学的课外延伸拓展。
二、 精讲故事 角色扮演 理解成语
在成语教学中,我如果遇到一组描述历史故事的成语,如第八册第五单元语文天地中有关三十六计的成语:围魏救赵、破釜沉舟、调虎离山、空城计……我先把这些成语用讲故事的形式交代给学生,学生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当我把故事讲完后,他们还沉浸在故事的情景之中。我大声地喊了一声:“同学们,请专心听讲。”顿时学生个个瞠目结舌。随后我问学生:“你们刚才都在干什么?”学生个个面面相觑,嘴里嘟囔着:“我们什么都没干呀!不都在听你讲故事吗?”紧接着我对学生说:“你们刚才的样子我可以用几个成语做个总结,当我讲故事的时候,你们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当我大声喊你们的时候,你们个个瞠目结舌、不知所措,当我问你们在干什么时,你们个个面面相觑、自言自语地说着:‘我们什么都没干呀!不都在听你讲故事吗?’ 学生一听我的这番话都乐了。”最后,我问学生: “我讲的这个故事好不好?”学生一听,都异口同声地说:“好。”我又问:“还想不想听?”学生都说:“想。”看到学生个个望眼欲穿,我便启发学生:“老师刚才讲的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围魏救赵’,出自三十六计,如果你们想知道更多有关三十六计的故事,就到学校图书室去看看吧!”一个故事,引出多个成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许多成语,且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掌握了这些成语的用法。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积累成语和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可谓一举多得。
三、 编写短文 创设意境 应用成语
在成语教学中,如果遇到的一组成语是同类型的更好,如果不是,我们可以搜集、整理、归类。例如:锦上添花、花团锦簇、花枝招展、 国色天香、含苞待放、美不胜收这几个成语,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简言之,就是用这几个成语造句,再把句子衔接起来做成一篇短文。我是这样编写的 :春天一到,大地一片新绿,学校花园里各种花儿都争先恐后地露出了小脑袋。转眼间又到“六一”儿童节了,花园里的各种花儿都花团锦簇,含苞待放,“六一”儿童节那天,花儿也好像要凑热闹似的,一时间开了很多,个个花枝招展,美不胜收,有国色天香的牡丹、芳香四溢的茉莉、昂首怒放的月季……和一对身着白衬衣蓝裤子白球鞋的少先队员交相辉映,如同锦上添花,把“六一”的校园装点得更加美丽。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学生在掌握成语含义的基础上,能很好地把成语应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语文学什么、学习语文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写作吗?我们不但让学生掌握了成语,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成语教学并不能完完全全地拘泥于课堂一种形式,我在教学中尝试着这样去做:每篇课文讲完后,我都安排学生预习新课,要求学生在预习生字,给生字组词时,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原则:生字组词优先考虑成语,看生字能不能组成有关成语的词,我告诉他们搜集的途径很多,可以查成语词典、问老师、问长辈、问同学……在上新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小组交流,再汇报,最后全班总结,并解释词语。这样一来,更好地拓展了学生积累、理解、运用成语的途径。
结语
只要我们做到了处处有成语,处处学成语,处处理解成语,处处运用成语。就能更好地把汉语词汇中的这份瑰宝深深地培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间。
参考文献:
[1]滕岩.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成语学习的策略方法[J].好家长,2017(33):79.
[2]赖玉蓉.浅谈小学语文中成语的课堂设计[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11):67.
[3]叶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语巧用例谈[J].中华少年,2017(1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