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6期   作者: 曹莉莉
[导读] 在我国教育体制持续改革的带动下,语文学科逐渐凸显出其重要的教育价值,其中阅读教学是构成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
        曹莉莉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红房街小学  辽宁省丹东市  118000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制持续改革的带动下,语文学科逐渐凸显出其重要的教育价值,其中阅读教学是构成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积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有助于增强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生阅读能力。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法,群文阅读推动着课堂教学的改变,不仅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同时更以“一篇带多篇”的形式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容阅读更多文章,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强化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调动了其阅读兴趣,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以下,笔者就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展开详细分析,并对具体实施方法提出相关建议性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作用;策略

前言:随着素质教育的积极推广,群文阅读这一全新的阅读方法逐渐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与重视,有效教学是其导向,素质教育是其依托,文章组教育是其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借助分析对比、综合理解的方式促进学生获取信息、发散思维、认识世界、提升素养,以此获得综合素质的发展。相较于单篇阅读,群文阅读的创造性更强,可以使学生在多篇文本当中更好的掌握联系,了解问题现象,进而突破教材对学生能力的束缚。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改善教学方式,借助群文阅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阅读需求,使学生的阅读情感更加强烈,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核心素养。
一、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积极作用
        首先,有助于提升小学生对文字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小学生在开展群文阅读的时候,需要自主搜寻文章中关联性文字,从而开展不同主题的分类阅读。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与分析能力,在不断参与活动的同时得到有效训练,通过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发现自身阅读和理解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其次,有助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开展群文阅读,有效带动了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1]。学生的阅读内容均需要逐一筛选,甄别关联词,对文章主题进行分类等均有助于强化学对于内容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随之得到提升,为其将来更好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有助于扩展小学生的文化视野[2]。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加大其阅读量,扩宽其阅读面,提升其阅读品质。群文阅读的开展弥补了单篇阅读局限性与枯燥带来的缺憾,能够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习惯。借助群文阅读扩展的不单单是学生的文化视野,更能够帮助学生认知外界环境以及未涉足领域,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审美水平,为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一定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群文阅读的策略
(一)开展比较阅读,促进课内阅读至课外的延伸
        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群文阅读的时候,为了有效强化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其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与方法,教师可以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促进课内阅读至课外的延伸。


        以小学语文统编教科书中《猫》《母鸡》《白鹅》这几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科学设计阅读任务与问题,比如作者是如何描写小动物特点的?如何围绕小动物特点展开具体描写的?如何借助字里行间抒发自身情感的?在学生正式开展阅读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将设计好的学习任务与问题布置下去,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与具体问题展开阅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整理与分析文章内容。在课堂上,借助师生讨论与互动的方式,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之后选择一些比较性或突出性较强的同类型文章,让学生同样带着上述问题展开阅读,如老舍的《小麻雀》《小动物们(鸽)续》等,以此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促进课内阅读至课外阅读的延伸,能够深化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深刻体会故事蕴含的寓意以及作者抒发的情感。
(二)构建审美情境,增强审美表现
        以审美活动层次可分为体验、表现与创造、欣赏与评价这三方面,其中体验即要求学生沉浸于文学形象当中,深化审美体验;表现与创造即要求学生运用文字和语言将审美情趣表达出来,构建美好形象;欣赏与评价即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表达形式、修辞方法等,体会文本的语言美与结构美。教师在选择群文阅读文章的时候,可适当倾向“人文主题”的作品,通过音乐、图像等形式对主题进行渲染,引导学生畅谈自身感受,引出审美议题,以形象、语言、意境等方面出发,对学生实施鉴赏指导,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品味与审美观念。
        以小学语文统编教科书中《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为例,为了强化学生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带领学生了解作者奥斯卡·王尔德的生平经历,使学生能够走入作者内心世界,感受其作品散发的魅力,引导学生以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等品读作品。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夜莺与玫瑰》《星孩》《少年国王》等童话作品,让学生将这些作品与《巨人的花园》放在一起展开群文阅读,并在阅读后写出自己的感受。借助这种方式,不仅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了课堂容量,同时更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提倡文化传承,引导学生个性化解读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一定动态化特征[3]。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群文阅读的时候,必须遵循动态化的原则,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在群文阅读当中,提倡个性化解读,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核心素养当中,传承文化为一项重点内容,教师可以结合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强化学生对文化的认识,以此开拓其视野。为避免将民族文化与当代文化直接灌输给学生,应结合实例将知识趣味化的渗透给学生,以此丰富学生文化见解,使其从中获取灵感,进而提升文化素养。当学生深入理解议题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其走出课堂,根据具体人文、历史、地理等知识挖掘背后蕴藏的情感,掌握生活地区人情、风土,然后结合文本展开梳理。
结论: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群文阅读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与认可,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切不可太过形式主义,要使学生在阅读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开展比较阅读,促进课内阅读至课外的延伸;构建审美情境,增强审美表现;提倡文化传承,引导学生个性化解读等,以此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严泽民.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3):135-136.
[2]孙铭泽.探究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99-100.
[3]茹世喜.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77+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