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倩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深雪堂小学校
摘要: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而语文教学有着促进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语文教材中包含的情感因素,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小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除了语文基础和德育因素之外,还包含有丰富的情感因素。语文的美蕴含在情感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体会情感深处的人生态度,对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利,这也突显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情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它既是学习语文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情感教育呢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作者的情感、意愿,乃至整个心灵都寄托在他们所描写的形象之中,如《丰碑》《钱学森》《诚实的孩子》等课文蕴涵着道德感,《五彩池》《草原》《桂林山水》等课文体现着自然风光美感,《新型玻璃》《太阳》等课文蕴藏着理智感。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适当方法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令他们如临其境,如听其声,如见其人,从而通过形象思维来感知、感悟文章的内涵、作者的情感。当作者刻画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情感就随之而产生了,他们的情感伴随着教学活动,与作者同喜同悲,并感受到作者笔下人物的美好品质,在脑海中再现文章所描述的情境,这样教师就可以免去许多繁琐的讲解。
二、改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1.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教师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主导者,也是小学生重要的陪伴与引导对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学生对教师任课学科的学习兴趣。模仿是小学生的天性,而要想让学生拥有健康的情感态度,全面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思想道德品质,教师自己的情感态度与教育行为极为重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提升自身的情感态度与教育行为方式,发自内心的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作为与学生相处的基本原则,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把自己的真情流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内心得到情感的传递,保证小学生的情感健康发展。
2.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只有深入文本情感之内,才能畅游于语文广阔的天空。良好且轻松的课堂氛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材内容的情感所在。小学语文是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小学生具备更加清晰的情感体验的觉察能力,加强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准确把握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使小学生自然地受到教师情感的感染,调动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在语文情感教育中明确教学任务与目标,加深对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主题的融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学习主题内,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为小学生的情感健康发展提供全方面的支持。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观看多媒体课件:先欣赏屏幕上波浪翻滚、气势雄伟的辽阔大海,水平如镜、和风拂柳的美丽西湖,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感受自然美。然后教师激情告白:“同学们,大海、西湖水美,泰山、香山山美,但都无法与桂林山水相比,桂林山水不但山美、水美,而且奇山围绕碧水,碧水倒映奇山,山水交融充满诗情画意,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把桂林山水这幅画点缀得更美,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用眼睛去凝望,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体验,激活了情感。
三、灵活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渗透情感教育
1.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年龄小,心智与能力尚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对抽象且枯燥的知识缺乏学习兴趣,生活阅历有限,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的诸多因素之一。以情入境、由境生情是渗透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与标准,适当调整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案,以生活化或直观化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科学调整语文教学内容,利用生动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充分理解情感本身内在的态度,将情感教育扎实做好,促使学生能够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态度。
如在《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教师以李白的人生事迹入手,多渠道搜集有关李白生平的各方面资料,有机结合古诗内容及其他教学资源,精心制作微视频,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故事概述,调动学生学习这首古诗的积极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效整合能够助力《静夜思》古诗教学的各种教学资源,播放作曲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进行课堂导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静夜思》这首古诗的内涵,让学生在音乐环境中想象作者李白低头思乡的场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情感所在。
2.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内在的学习动机是外在学习行为的原动力,并且动机与情感也是密不可分的。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好奇心是小学生普遍的天性,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多与学生互动交流,加强情感教育的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融入情感表达,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
古人语:"亲其师而信其道。"情感教育的目标是要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自信、自强,以乐观进取的心态学习知识。考虑到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以及小学生普遍的兴趣爱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以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与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教会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