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柏良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 吉林省 梅河口市 135000
摘要:高中数学是整个数学教学体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实际开展教学时,教师的动机往往是以针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为出发点,在进行授课时教师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解题技能,一堂课主要课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听课的状态,这样不利于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学习,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思维麻木或者产生惰性思维。为了能够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凸显教学成效,教师可以以兴趣为出发点开展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
前言:爱因斯坦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国内外的著名学者的看法一致,认为兴趣才是学习的原动力。由此可见,只有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够发自内心的喜欢数学,进而能够主动学习数学,并高度配合教师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不同于小学、初中的数学,无论从知识的抽象性还是复杂性都提升了很大的高度,如果学生单靠教师的灌输式教育很难更好的将知识理解透彻。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投入更多的学习热情,将学习看成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进而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再加上数学难度的加大,很多学生出现学习吃力等问题,再加上很多学生对于数学单纯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导致越不会越不学,长此以往积累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课堂效率自然会非常低下。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在不懂时能够更多地进行思考,并且通过自己的方式或者询问老师来解决问题,进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自然会获得提升。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从情感角度出发,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他们都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和尊重[1]。学生们通常会因为对一个教师的尊重和喜爱转移成为对此门学习的学习动力。所以数学教师要拉近与学生之前情感距离,进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彼此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加强对数学知识内容的认知。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挤压问题,主动地询问学生是否存在不懂思维地方,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尊重他的答案,即使答错了也要给予激励,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在课下,教师可以多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逐渐走进学生的内心[2]。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一个充满趣味性的课堂导入,往往能够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饱满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趣味性,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索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为学生营造出充满乐趣的轻松学习氛围,以此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学习“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渔夫非常喜欢数学,他常常一个人发呆思考,但是他就是想不明白集合到底是什么。偶然的一天他遇到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于是他谦虚地问数学家,集合到底是什么呢?数学家笑了笑让渔夫把网收起来,看着网里大大小小的鱼说,这就是集合。之后教师对于学生们说:其实对于整个班集体来说你们也是一个集合,而集合中的每一个人又被称之为对象。在这样的轻松氛围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明白了了集合的概念,同时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巧妙设置疑问,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这就话告诉我们如果只是一味的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的理解书本所传达出来的意义,并且不能够科学合理的利用所学,于是便会陷入迷茫的状态中。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疑问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逐渐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一课时,因为在以前学习过图形面积的求法,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探究一下“棱柱的表面积以及圆柱的表面积”。这两个空间几何比较简单学生自主探究相对容易,以此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圆柱的表面积主要由上下两个圆的面积以及中间长方形的面积组成,同理棱柱也是一样的道理。进而让学生能够探究得出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增加学生的学习自豪感。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营造互动性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也逐渐走入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大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并且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所以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构建互动性的教学课堂。
例如,在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抛硬币,或者采用石头剪刀布来了解随机事件。在教师下发任务的过程中,小组内部的成员要做好明确的分工,有的学生负责演示实验,有的学生负责记录,在对实验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每名学生要进行独立的思考,并且在思考结束之后,将自己思考的结果与其他组员进行分享,以此来填补自己的思维欠缺。同时教师也要在学生之间进行流动,加入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了探究的自由,并能够体验到团队合作的乐趣,进而或者整体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论: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需要一个漫长的培养过程,所以教师要秉持着耐心和信心,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奥秘,喜欢数学,爱上数学,进而提升数学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彭春梅. 分层教学提高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研究[J]. 中学教学参考,2020,(23):21-22.
[2]姚万彬.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 知识窗(教师版),2020,(0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