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燕
廉江市营仔镇营镇小学 524446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提问,能够建立教师、学生、教材中的有效联系。在数学课堂中发挥出提问艺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文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在文中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提问的艺术性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提问;艺术性
在小学数学传统教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教师为主动,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负责记忆和理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逐渐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其中课堂提问就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提问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优化后面的教学计划,同时,提问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课堂提问艺术,下面就此展开分析探讨。
一、优化问题结构,提高问题实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发挥出提问的艺术性,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考虑到问题的合适与否,以及问题价值的高低,问题设计的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问题的实效,数学教师要注重优化问题结构,以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由浅入深的方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很多数学知识间是存在共同要素的,所以在优化问题结构时,教师可以采用迁移法,使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时对已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确保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牢固。例如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数出100以内的数,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注重对问题结构的优化,在课堂中先为学生们做一个自我介绍,其中包括带有数字的身高、体重、年龄等信息,然后让学生仿照教师进行自我介绍,一定要带有数字,在学生自我介绍过程中,将学生提到的数字在黑板中写出来,将学生带入到数字学习中,之后引导学生学习100以内的数字,并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联的提问,发挥出课堂提问的优势,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创设课堂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重要教学方法,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这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然后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为了充分发挥问题情境的作用,教师要注意课堂提问的层次性,确保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中得到很好的锻炼。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知识点的学习中,为了使学生可以准确认识方向,提出问题大家思考一下我们的学校在什么方向?我们每天上学和放学都是从哪个方向进来和出去的?随着情境化问题的不断变化,学生们开始在脑海中进行回想。这一生活化情境将学生带入到自己熟悉的情境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们说出自己的答案,并鼓励意见不同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从而在问题情境的辅助下使学生可以准确的认清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发挥提问艺术性,指导学生高效学习
教育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是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彩的提问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小学数学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经常会运用到想一想、是不是、好不好等,这种刻板的提问形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自身提问艺术的培养,通过激趣、设疑、引思等方式,充分发挥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例如在学习“可能性”这节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可以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教师要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趣味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摸球游戏,这一游戏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真正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首先为学生们展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其数量为1、2、3,接下来我们要玩一个小游戏,那么有没有人想要知道这是什么游戏呢?通过简单的提问引出游戏,使学生们在摸球中猜想可能性。当第一个学生准备摸球时,教师提出你觉得自己可能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不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引导学生思考,在循序渐进中使学生掌握概率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也可以在提问中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加强师生间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春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6):158.
[2]邱华快.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当代教研论丛,2020(05):6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