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6期   作者:   盛晨霞
[导读] 数学模型思想的形成是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锻炼和培养.这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智慧,
        盛晨霞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
        摘要:数学模型思想的形成是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锻炼和培养.这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智慧,立足于学生的观点和需求出发,实事求是地根据学生实际水平为他们制订出富有价值的针对性教学策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同时,科学地将数学模型思想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理解能力都能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
        0引言
        现如今与科学相关的大部分学科都是以数学学科为基础的,而小学数学作为基础的基础,更需要得到重视。而关于数学学科素养和核心思维的培育是越早越好,所以,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素养十分必要。但是我国当前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体系仍存在很多问题。
        1我国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必要性及概述
        1.1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对于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的培育应该从小抓起。这就对数学教师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只有自身的专业核心素养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才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基础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所以,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概述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还需要重视对其核心素养的培养。目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已经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对于学生的知识的学习能够起到有利的效用。完善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本质和思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双赢的效果。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情感观念、知识和技能水平。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能力至关重要,应当予以重视。在当今社会,核心素养是教育发展中关键因素,对于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指导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他们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获得更多实际经验,与学习活动相结合,提升学习能力。其次,在新时代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可以帮助学生优化整体应对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创新也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当今社会的学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2构建合理的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的具体方法
        2.1完善学校教师的培育计划,统一培养标准
        为了符合现阶段我国对小学数学教师发展的要求,只有统一而又科学的培养标准才符合数学学科专业化发展,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避免教师由于所谓的个人经验而给小学数学教育带来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相关教育部门根据当代小学生的心理和小学数学教师的发展情况,以及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制订出一个科学的、可行性高的、有规划的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以此作为高校开展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参考。
        2.2增强课程与小学数学的联系
        小学教育专业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小学课程,所以,小学教育的数学专业课程应该与小学数学的课程紧密联系,避免在对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过多涉及中学数学课程。

这样可以使得小学数学教师对自己所要教授的知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数学学科内容中的关键点也要能够把握住,找出适合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方式,把握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建立数学学科的专业核心素养。同时,学校也应该在小学教育的数学专业中加强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关的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深入中心,找出课程中体现核心素养的部分。比如在《长方形的面积》一课中,长方形是以后学习其他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充分了解本课内容后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对空间观念和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在教学中可以让小学生分组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小学生在亲自动手实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通过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帮助学生将知识贯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和应用意识。
        2.3、逐步培养小学生建模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学习经验不足,数学理解能力较差,若是没有在小学启蒙阶段就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对他们以后解决数学问题是极为不利的.为了更好地满足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模型思想,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关注,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建模习惯,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推动模型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2.4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丰富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中,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出有效的教学情境已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学情境在数学课堂中的融入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理解能力,构建出数学模型,也能够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氛围,推动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负起责任,对教材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剖析,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分析哪些知识点是现阶段学生的学习水平无法很好理解的.然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情境,将这些疑难重点从抽象变为具体,以此来降低知识点的理解难度,为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形成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2.5注重生活实际和数学教学结合,提高逻辑思维
        众所周知,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思维要求也比较高.对小学生的学习水平而言,学生在面对较难的数学知识和概念时往往会手足无措,从而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毅力.这都是因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推进学生模型思想的养成,应当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将生活实际和模型思想相融合,这对小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合作地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学生数学素养培养视阈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清数学学科的形势,准确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数学教学的直观形象化,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视阈下进行角色转变和定位,在教学理念上由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在教学认知上由按部就班者转变为知识拓展者,在教学方式上由训练者转变为助力者,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实现有效的新课堂教学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谈志渊.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33.
        [2]林亮.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学周刊,2019(12):46.
        [3]王珊.小学数学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与建构[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04):111-115.
        [4]张莹莹,朱丽,吴晓璐.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9):103-104.
        [5]李星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