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情境激活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6期   作者:廖春桃
[导读]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数学知识具有很顽强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
        廖春桃
        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实验小学
        摘要: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数学知识具有很顽强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这二者之间具有很大的矛盾性,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师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以数学教学情境的基本概念为主要的出发点,始终遵循情境教学得到具体要求,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情境;措施
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针对小学生更加重要,对于小学生一生都具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的进行结合,以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储备为基础,为学生创设出各种各样的情境,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参加数学活动的机会,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激发出来,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
一、借助现代多媒体设备,呈现立体化数学情境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如今小学课堂中早已普及了现代化课堂教学设备。教师应该积极把握这一优势,学会借助现代化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数学情境的创设和利用,通过多媒体设备将知识点以影音等方式进行展示,让知识点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加强学生们的理解,呈现立体化数学情境,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且具有趣味性。
        在对《数据处理》进行学习时,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数据处理的方式和意义。教师在课前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数据处理运用的场景及方式,并进行整理归纳,下载不同场景下各种各样的数据处理的方式,制作幻灯片推进课堂流程。在课上教师先对数据处理的概念进行解读,在老师的举例和引导下认识数据,告诉学生们如何学会对数据进行提取的理论知识,分析和总结解决数据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们对于数据处理建立一个大概的概念。在学生们在脑内初步形成数据处理的方式后,教师将准备的数据处理的相关资料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们,通过幻灯片的顺序带学生们感受不同情境数据处理的差异,让学生们知道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用不同的方式处理数据。教师首先在幻灯片中用大字告诉学生们现在处在何种情景中,之后播放情境的影视资料,对当前情境进行基本的介绍,教师也要积极运用语言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影视资料想象自己所处的情境。待影视资料播放完毕,教师不关闭背景音,将影视资料中提到的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在幻灯片上,让学生们既不脱离所创设的情境,又对情境中的数据有了清晰的条理并进行整体的把握,然后基于幻灯片上的分析资料展开自我思考。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数据分析的全过程,真正地进入到课堂所创设的不同情境中,通过参与不同情境的数据处理收获领悟,全方位把握数据处理的方式,理解数据处理的意义。
二、从生活角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们参与积极性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投入到情境中,并通过自我探索开展问题分析,在过程中不断挖掘和思考,从而掌握教学内容。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对所创设情境有足够的了解,能够发现情境与知识之间的关联,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这就决定了情境的创设必须从实际出发,情境内容要从学生们的生活中提取,从生活角度对情境进行创设、理解和把握,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情境教学。


在《认识分数》教学过程中开展情境创设时,就要注重对情境的生活化处理,从生活中的事件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时具有熟悉感,帮助学生对分数的概念进行理解并学会举一反三,在生活中再遇到分数时能够及时地作出反应。教师在课堂上首先用画图和解读概念的形式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大概的了解,然后学生将概念内容与生活中的情境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堂上问:“其实,分数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有没有同学在生活中见过分数呢?可不可以和老师分享?”然后教师对学生们进行提问,聆听学生们对于分数的理解,以及了解分数在学生们的生活中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得较多,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情境创设。从学生们的回答中,教师针对性地进行情境创设:“小明的妈妈买了8个苹果,小明将其中3个苹果带到学校与好朋友分享,小明的爸爸吃了2个,小明的奶奶吃了1个,同学们想想,小明家庭成员所拿走的苹果要怎么用分数表示呢?”分东西的事件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同学们都能很快将自己代入分苹果的情境中,把自己当成小明然后对事件进行分析,几乎所有同学都能得出小明拿走了3/8的苹果,小明的爸爸拿走了1/4的苹果,小明的奶奶拿走了1/8的苹果,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分数的概念恍然大悟。教师通过情景教学让复杂的分数概念变成生活中常见的小事,让学生们凭借自己的记忆和经验去把握分数这一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开展数学学习。
三、与学生加强情境互动,引导学生们创新思考
情境教学的特点是使教学形式更加灵活生动,让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自身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比起单纯由教师灌输课本内容的传统教学形式,在情境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更像并肩而行的朋友。所以,要想使情境创设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意义,教师也必须在情境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们理解教材的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们在情境中进行创新思考,通过情境融入实现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期的学习重点,是为了帮助学生们可以用数学分数乘法运算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这对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十分重要。教师在课堂中运用了情境创设的方法,为学生们创设了工程施工的情境,想让学生从解决施工队合作中的进度问题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方法。然而,教师忽略了小学生对工程问题很少接触,难以融入工程合作的情境中,自然难以从这个情境中去把握分数乘法运算方法。同学们在情境互动中及时把疑问反馈给教师,告诉教师自己并不能很好地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让教师明白学生们的学习状况。正是通过学生在情境中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明白了情境创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情境创设的方向,为学生们创设更加贴近小学生活的情境。如,通过创设不同班级人数比例的调整或者是剪绳子问题这种同学们更为常见的情境,帮助学生们理解分数乘法并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与学生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互动交流,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于情境的融入状况,判断自己在情境中的教学方式是否妥当,加强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使得情境创设被广泛运用于小学教学,因为这种教学手段不仅能帮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理解,从自身角度对知识点进行剖析和解读,提取出自身最为需要的知识点,还能使得学生们的思维创造力、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得到大幅提升,为学生们未来更高阶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锻炼了学生们妥善处理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彩虹.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41.
[2]王占山.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31.
[3]朱少娜.深析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