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6期   作者:郑新光
[导读] 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符合新课改要求。对问题教学法进行有效应用,建立起师生间的交流平台
        郑新光
        浙江省永嘉县罗浮中学
        摘要: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符合新课改要求。对问题教学法进行有效应用,建立起师生间的交流平台,能够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发展。本文简述了什么是问题教学法,并明确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前提,给出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中的具体应用,为高中物理教师提供借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物理;应用
前言: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应用的教学方法收获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高中学习及未来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及问题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尤其重视学生思想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及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问题教学法的概念
        问题教学法指的是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发问,并将结果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要点进行充分的掌握,对前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充分挖掘、应用,发展学生智力,提升独立思考与解题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水平。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针对性的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并且在此期间为学生创造机会提出自己的疑问,树立学生的提问意识。
问题教学法增强了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为学生之间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提供了平台,学生在解疑及答题中,领悟物理的美丽。
二、应用问题教学法的前提要求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是问题教学法应用的前提要求。教师要在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理解能力的前提下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模式及问题设置,如果缺少针对性,教学过程很难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设置的问题也难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并开展学习活动。如果教师在问题设置时缺少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针对性,问题就会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达不到训练目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有所降低,适得其反。
三、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找准提问的时机
        在设计教学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到很多的因素。提问的时机就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正式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知识提问,而且要注意在讲解重要知识点的过程中进行提问。如果在讲解之前进行提问,学生就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进行不必要的思考,浪费课堂教学的时间,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果讲解完重点知识之后再进行提问,学生就会失去探究的兴趣,对教师的问题产生厌倦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的阶段向学生提问,这个阶段的提问主要是帮助学生整理并回顾本节课学习过的知识,理清知识脉络,同时还可以简单地向学生透露下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在课下能够主动地进行预习,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掌握问题的梯度
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实验教学的内容,而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或是带领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就需要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也能主动地进行思考。例如,在教学“加速度”的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的时候就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向学生提问。教师可以手持两个重量不同、大小相同的物体,询问学生:从同一高度落下,哪个物体先落地?为什么?先让学生猜想,再进行实验验证,学生对结论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接着,教师可以变换物体的形状,继续进行实验,向学生提出相同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加速度的因素有哪些?第一个问题旨在让学生对加速度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第二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能促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找到问题的答案。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地进行追问,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本节课学习过的知识点,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创新提问的方式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时候增减题目中的一些条件,就会变成另外一道题目。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思想,积极地创新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物理学习思维,使学生能对条件在物理知识中的重要意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在教学“曲线运动”的时候,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就可以尝试改变物理物理公式中的变量,让学生思考:如果改变这些变量会对实验的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物理现象的同时,也能对学习的物理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明白物理运动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知道不同的外界因素会对物理运动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后在解题的过程中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学生就能从容应对。
(四)鼓励学生参与自主探究活动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点的讲解,还要多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尤其是对于物理这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来说,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收获的知识往往比在课本中看到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所以高中物理教师要想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必须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接着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例如,在教学“力的合成”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力的合成的相关知识呢?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巡视学生的探究情况,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地方,及时地进行指导。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探究结果统一进行评判,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中哪些地方值得发扬,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相比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来说,这样的教学往往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更能够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其对于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要及时地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突出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培培.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探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6.
[2]孙胜霞.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烟台:鲁东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