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飞
云南省陆良县实验中学 655600
摘要:本文以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为研究目的,采用实证研究法,对目前高中政治教学的难点和原因进行剖析,指出学生经验对政治教学有效的帮助,并结合教学经验,给出具体教学策略。本文旨在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启发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教学提升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经验教学法
以往高中政治教师未能做好与现实之间的衔接,导致不少学生会认为政治课程内容没有现实影响作用[[参考文献:
[] 张云.试论生活化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20(11):7+9. ]]。这种思想,也导致了学生在现实学习中的困难和教学效果的停滞。政治教学不仅需要知识的“输入”,还需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输出”,这样一种良性的互动,才能真正做到知识的有效吸收。
1.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和难点分析
1.1高中政治教学现状
从目前的高中政治教学实践经验来看,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总体上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教学设备未能及时更新换代。很多政治教师所用的教学演示模板还是十几年的样子,没有做过任何更新,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变换的需求,不能有效进行演示。第二,教师教学方法提升存在阻碍。政治教学一直被公认为是文科教学的重头戏,这是因为目前对于其教学方法的研究,学界仍然存在很大的研究上升空间,教师也在不断地实践探索当中,但真正有效、经过实践检验的教学方法,目前尚未可知。因此,不少政治老师都在自己的教学平台上进行长期的摸索,试图找出一套优秀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案,但存在一定难度。
1.2高中政治教学难点分析
高中政治,是高中文科必修课程之一,包含思想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几大重要板块。由于内容体系涉及了文、理、经济、哲学等多个学科的领域,因此学习起来存在一定难度,而且哲学和经济板块晦涩难懂,需要很强的逻辑能力去理解,因此也造成了目前高中政治教学的难度。这是第一个方面,知识本身的难度。第二个方面,是教师教学方法的陈旧,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理解课本上的内容,吸收某个知识点。教师一味灌输这些本就晦涩的知识,学生学习却不见成效。第三个方面,是外界过多的宣传说教环境,导致学生对政治的认同感降低,对政治的学习激情也有所下降。这就是传播学所说的“触底反弹”效应。
2.学生经验的具体内涵
高中生是即将迈入成年的青年,经过十几年的社会家庭生活,他们的身心发育逐渐走向成熟,对社会和自我的认识开始趋于清晰。他们拥有着丰富的政治生活经验。这主要包括情感方面、社会规则方面和道德伦理方面。
2.1情感经验
作为准成年人,高中生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包括人际情感如亲情、友情、师生情谊等和自身情感如自信自卑、乐观沮丧、勤奋懒惰等诸多方面。来自自身的这些情感体验,使得他们能够认清自己,比如自己是一个乐观的人,但有点懒惰。这些认识是十分重要的。人进行自我提升的前提,就是充分、准确地认识自身,一旦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就会明白扬长避短、择善而从的必要性,促使他们做出思想上的转变和行动上的准备,使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格更加完善的个体。而来自人际、群体之间的这些情感,则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归属感。收获了他人、群体的认同,获得来自这些关系的情感体验,这是使一个人成为标准“社会性”动物的前提。
2.2社会生活经验
很多学生从小家教比较优良,小时候就树立起来了比较好的社会规则意识,而在入学后,品德与生活、道德法律课程等也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学生们也都普遍接受到了关于社会生活规则的知识。
生活的十几年里,他们也在不断与人交往,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社会生活,因此有着比较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有来自人际交往的规则、公共生活的规则,范围涵盖出行、工作、学习、居家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规矩,很多就是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条文。正是这些来自社会生活的经验,使得学生们在十几年的人生中慢慢树立起规则意识,懂得公共生活的分寸,开始明白法律的重要性、并树立法律意识。
2.3伦理道德经验
爱尔维修有一句经典的名言:“如果人生来就在一座孤岛上,就不会有什么罪恶可言了。”显然,人不可能生活在孤岛,人是社会性的生物。也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各种关系,社会也就形成了。道德,便是人们在产生联系时评价其行为的一套标准。符合道德,人们的行为会受到褒扬,违背道德,人们则会受到谴责。在人际交往的实践当中,学生们逐渐对道德标准有了清晰的认知。例如,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等。这既是良好的品性,也是道德所提倡的行为准则。人类是群居性动物,任何行为都会受到群体成员的关注,因此,需要一个标准,去界定什么样的行为是值得称赞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应受批判的。这样一来,才能规范人的行为。
3.充分利用学生经验,提升政治教学有效性
3.1丰富课程导入方法,唤醒学生已有经验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政治课堂要取得成效,需要教师进行良好的课程导入。课程导入的方法包括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媒体情境、案例情境[[[] 朱素萍.高中政治教学情境打开方式初探[J].内蒙古教育,2020(03):101-102.]]等。创设有趣的课程导入点,有助于提升学生听课热情;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境再现,则有助于唤醒学生的熟识度,对课程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所谓生活情境,指的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经验作为课程引入的案例。举个简单的例子,高中学生都知道不能骂人、打人,这是因为法律规定公民有人格权,任何人不得侵犯;过马路要走人行道,这是因为交通法有规定,公民不得随意横穿马路。那么,在进行课程引入时,就可以先让大家分享自己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验,再进行问题思考,接着进行知识点介绍。而媒体情境,则更加直观、形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所要学习的课程创设一个虚拟却清晰可见的形象,比如图表、动画等,将其作为教学引子,让学生直观感受。一般而言,生活类情境与学生经验更加贴合,更符合学生接受心理。
3.2改善课程枯燥内容,联系学生经验教学
除了良好的课程导入,一个高效的政治课程还需要将具体知识点变得轻松易懂,让学生理解更快。这就需要教师对政治教学的内容十分熟悉,并且善于将晦涩的内容进行二次改良,转化为更加直接的经验性知识,这样一来,才能便于学生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行理解。在高中政治极几个教学板块中,政治经济学是一个相对难的部分。在讲解剩余价值时,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转化。例如,慈善家卖包子,采购10斤面粉,共20元。雇佣一位工人工作1小时,工资10元。包子卖了30元,除去工资和原材料,不产生剩余价值。而资本家卖包子,采购20斤共40元的面粉,雇佣一位工人工作两小时,包子卖了60元,支付工资10元,去除原材料4元,产生剩余价值10元。这样一来,简单的经验案例就能让学生迅速直观明白剩余价值的来源。
3.3打通课上课下生活,融会教师教学管理
高中政治老师除了要在课上讲授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将学生作为自己的关爱对象,在生活需求、学习需求等方面对学生做到充分了解。教师要与学生经常沟通,对班级整体学习氛围、课堂纪律、课下生活进行综合的照顾,让学生不仅仅认识到教师是解惑人,也是认真负责的班级管理者,在尽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师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更好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因此,要以讲台为轴线,做到全方位关照学生。
结语:高中政治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科目,因此需要丰富的经验材料去辅助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案例,教师所选择的案例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能
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 罗丽媛. 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资源的多元化采集[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309-310.]],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树立政治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