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6期   作者:李秀
[导读] 近年来,高中历史教学出台了新的课程标准,标准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五大历史核心素养。其中,“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历史教学的精神和价值追求
        李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摘 要】近年来,高中历史教学出台了新的课程标准,标准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五大历史核心素养。其中,“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历史教学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人民及家庭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和家庭幸福感,对高中生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建设有重要作用。“家国情怀”是高中生健康成长发展的基本素养,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历史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必修科目,历史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输历史知识,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视野,还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及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其中家国情怀是不可忽视的培养重点。家国情怀是指个人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热爱,是一种理想、责任、使命和信仰,在历史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学生思想和精神世界的构建以及价值观确立,对学生健康成长大有裨益,而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支撑,可以很好的保证培养效果。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意义
        1.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过于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对学生答题技巧的锻炼,对初中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培养重视程度不高。此外,初中历史教师的传统教学策略太过枯燥、单一,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不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不高。
        2.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意义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逐渐成为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初中历史课本是根据初中学生特点编著的一本浓缩中国历史发展的书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初中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历史教学是对初中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核心,是培养初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此外,初中学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对初中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是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
        3.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培养对初中历史教师提出的要求
初中历史教师是历史教学的主导者,是初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引导者。

初中历史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历史教师面临着崭新的挑战。初中历史教师首先一定要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熟读初中历史课本,逐渐加深自身对历史文化发展的理解,进而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历史教学中。其次,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善于通过当代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历史的引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与时代发展的关系。最后,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初中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促进初中学生全面发展。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策略
1.在初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1)初中历史课本本身就是对历史文化的高度浓缩,是初中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培养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初中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林则徐虎门销烟就是一种民族责任的大义。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此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高速发展进步,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些振奋人心的成果都是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的历史内容。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伟大祖国发展史的介绍,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爱国主义情感是我国青少年必备的情感素质,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核心。初中历史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初中历史课本中有着丰富的爱国事例,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就爱国人物的爱国事例安排学生展开调研,使学生在历史古迹或者博物馆中探索历史发展中的爱国事例,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爱国文化,使学生受到情感的净化,有效培养爱国情感,进而培养家国情怀素养。
2.创新性教学模式与家国情怀培养策略的结合
(1)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有着十分丰富的人物故事,教师可以抓住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结合历史课本教学内容进行新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历史情境巧妙再现中得到家国情怀的培养。如在抗日战争中百团大战的内容讲解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寻一些相关视频,并安排一些学生对彭德怀、左权的指挥进行解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来之不易与中国军人的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是初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策略之一。初中历史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思考。在班级里学生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融入班级学生的讨论之中。教师在融入学生讨论组之后,就可以更加方便地引导学生在思考的时候考虑到家国问题,从而培养初中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重视程度不高,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爱国情感培养的重要内容。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对中国的发展进行思考。教师还要紧跟时代发展,将创新性教学策略与家国情怀培养策略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宁宁.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
[2]顾新利.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J].教书育人,2018(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