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教学中培养聋生鉴赏美能力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6期   作者:邹静
[导读] 聋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身为弱势群体的他们只有通过系统化的素质教育才能摆脱先天缺陷所受到的影响和限制,才能够缩短在日常生活中与常人的差距
        邹静
        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610200
        摘要:聋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身为弱势群体的他们只有通过系统化的素质教育才能摆脱先天缺陷所受到的影响和限制,才能够缩短在日常生活中与常人的差距。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聋生本身所具备的特殊性,使得美术课程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课堂教学的单一性、教学内容的陈旧化、教师课堂授课方式的固定化等。本文基在美术教学中培养聋生鉴赏美能力的思考展开论述。
关键词:美术教学;培养聋生;鉴赏美能力的思考
引言
        在我国现阶段的特殊教育中,美术教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之一,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与意义。针对有听力障碍的学生来讲,美术教育能不断提升其交流协调能力,进一步强化创造能力,同时对其心理健康与逻辑思维能力的良好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效用,并且,还可以不断提升听力障碍学生在社会之中的适应力。除此之外,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大多数特殊学生对美术教育持有浓厚的兴趣,而这主要是由于美术教育的开展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具安全性且直接性的其他表达方式,同时听力障碍的学生学习美术可以在促进其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为日后解决就业问题奠定一定的基础。因此,加强对特殊教育中听力障碍学生美术教育的作用及现状的研究分析力度就变得愈发重要。
一、特殊教育中开展听力障碍学生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由美术和教育共同组成的即是美术教育,美术教育是根据现代社会实际需求,以教育的方式,将美术作为媒介,向学生们授予美术知识和其对应的技术能力。艾纳斯对美术的价值进行了整理,总结成两种,一个是本质的价值,另一个是作为工具的价值。美术可以对人们的审美观和人对美的感受能力进行培养,还可以提高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世界上,美无处不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心感受美,创造美,因此便有了美术教育,通过教育的方法向人类传播美术精神。最早的美术传播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的人类就已经会在工具上使用一些带有一定意义的图案了,这就是人们对于美的趋向。而在现代,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教育体系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也非常突出,在特殊教育中尤是如此。
二、特殊教育美术课程教学基本功能
        在特殊教育美术课程教育中,由于听力障碍学生受听力障碍的影响,接受外界的知识和信息比一般人少,创作理念也比一般人窄。很多情况下减少了许多社会不良因素的干扰和污染,大部分保持了纯粹的本性,没有像普通人一样复杂的思想。这是绘画表现最重要的部分。相反,美术强调和关注个性,美术教育重视个性的培养。美术可以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个性的表现,尊重自己的体验感,表达自由和和谐。与此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天的社会呈现出一系列伦理、道德等社会问题。美术学科通过和谐、健康、全面发展的个体,通过情感和心理中介,达到完善人的审美、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促进人的素质和缺陷,在促进人的身心和谐方面,培养出其他教育方式,听力障碍学生不可替代的技能,对人的创造力和完美人格的形成,发挥了其他学科听力障碍学生无法企及的作用。总之,美术和教育不仅是人类手的功能,视觉知觉的一种茄子训练,更能反映出成为人类生命的意义,人类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例如:自卑感恐惧,听力障碍的学生由于生理缺陷,一般有强烈的自卑感。尤其是和正常人在一起的时候。这使他们的性格大部分变得孤僻,忧郁,与恐惧打交道,尤其是与正常人交流的时候。很多听力障碍学生认为正常人永远体会不到自己的感情,正常人为自己做什么都要做。原因有很多,美术可以释放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同时通过美术创作自由表达,以缓解他们的情绪和压力。听力障碍学生观察事物只能靠眼睛,所以随意模仿。因此,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周围的一切。不完美的心态引起了他们随意模仿的心理。什么都要学,好坏都要学。


三、教育观念
        特殊教育美术课程教学中,虽然我们的教学对象都是特殊人群,但我认为在聋人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树立这样的教育观念:既要把他们当特殊人群(注重聋生的特点,做到以人为本),也不要把他们当特殊人群(不把他们看轻,不随意降低对于他们的要求,尊重他们的思维方式)。使自己尽可能地融入到他们的思维环境中,真正了解其所需其所想,相互尊重。
四、加强师资,改善条件,释放美术教师的活力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能力相对薄弱,大部分是兼职,所以学校要加强美术教师的建设,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在训练中,充分发挥工作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外出、进来”等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美术素养。另外,在管理上,应该给美术教师更多的自由时间。这样可以发挥美术老师的创造力,鼓励美术教师以科学的态度和创业精神研究美术教育面临的问题,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教育。
五、鼓励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认识的一种情感表现,也是促使他们探索美的认知倾向。教师必须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能有效地激发听力障碍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美术的学习就能感受到乐趣,同时培养了其积极学习的意志力。事实上,由于听觉上检测不到外部刺激,听力障碍学生视觉更敏感,视觉上容易被美丽的东西吸引,所以教师要掌握听力障碍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同样,如果听力障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充满批评和指责,他们也学会了指责。如果听力障碍学生生活充满各种恐惧,他们的心一定会郁闷。如果听力障碍学生能生活在充满鼓励和称赞的环境中,他们的学习自信就会越来越强。教育对学生,尤其是听力障碍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师微笑着说:“你的作品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继续加油吧!”可以说。“因此,听力障碍学生会受到了鼓舞,对绘画产生了更多的兴趣。例如,有一个学生小明(化名)听力障碍学生,他生来就听不见声音,父母跑来跑去,伤透了心。因为听不到声音,小明不方便和别人沟通,各方面的学习也落后于其他同龄人。吃了很多苦,尝试了各种治疗,但小明的“病”没有好转。在与小明的接触中,老师知道小明现在的心很敏感,很脆弱。他觉得自卑,不管是学习还是做别的事,他都不如别人。老师很心疼听力障碍孩子,把很多精力放在他身上,经常和小明沟通,分享内心,给他鼓励和支持。老师总是告诉小明他和别人没什么不同。上帝关上他的窗户是为了让他用眼睛更好地感受听力障碍孩子世界的美丽。老师不断地引导小明感受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随着时间的流逝,小明心里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变得开朗起来,脸上总是带着微笑,美术学习也越来越好了。
结束语
        聋生虽然属于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但是,他们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和普通学生一样接受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美术教育,感受美术课堂教学的魅力,因此,我们应创办适合聋生身心发展、审美合理的美术教育,促进聋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巴晓.基于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聋生工艺美术教育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9.
[2]姜明明.聋校小学美术“同课异构”教学综合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3]卢方博.聋中学生造型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4]周梦婷.边远地区特殊教育中聋人美术教育的作用及现状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
[5]宋雪萍.渗透式性教育在聋人大学生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美与时代(中),2012(10):52-54.
[6]王海丽.聋生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2):158+203.

姓名:邹静
出生年月日:1984-4-25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省市):四川资阳
学历:本科
单位: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
研究方向:聋生美术学科教学设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