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
巴东县溪丘湾乡平阳坝小学444302
摘要:教师要重新审视教育目的和教学意义,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美术作为传授学生美术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课程,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教学情境的创设,集文本、图片、音频等形式于一体的信息技术媒介能够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支持,提高了美术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开展美术教育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但是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主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往往被动地参与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美术教学中涉及的一些内容,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当前,信息技术的普及对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深层次挖掘互联网技术的积极作用,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助力。
1信息技术环境下美术教学的意义
1.1开阔学生眼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媒介拥有丰富的图片和音频资源,能够突破书本资源的局限性,为学生随时提供信息补充,开阔学生的眼界。如,在建筑艺术鉴赏课中,对于学生来说,课本中以图片和文字形式展示的学习内容是有限的,碎片化的资料往往难以帮助学生将分散的知识点建立起系统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信息技术平台上获取国内外历史、政治、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相关资料,借助投影仪展示,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国内外不同建筑的历史文化。此外,网络学习资源丰富、获取便捷的特点使学生可以自主获取需要的学习资料,信息技术为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提供了新路径。
1.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现代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兴趣,让美术课堂教学更加活泼生动。这样,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时,不会感到乏味与无聊,学习也会更加直观,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可得到有效提升。
1.3打破时空限制,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运用信息技术教育媒介开展教学的过程是一种交互式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班级学生被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课上进行活动讨论,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课后,学生可利用微信、QQ等信息交流平台实现跨时空的交流、讨论学习。借助这些平台开展合作学习,一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师生、生生之间进行高效交流;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助精神。美术课程中有许多锻炼动手能力的手工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形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无穷的,他们可以通过交流经验促进思想的碰撞。
2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2.1学科地位尴尬,学生学习积极性低
小学美术由于不纳入学生小升初的考试考核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不被部分学生和家长重视。
有些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较低,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给美术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美术教育对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意义,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今后的研究者为了提高美术教学质量需要考虑的问题。
2.2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进行美术学习时,美术工具是必不可少的,但只要在小学美术的课堂上,学生经常会有缺失画笔、画纸等的情况发生,导致教学情况不理想。一方面是老师经常把美术课用来补习语文、数学等学科,而这些科目作业也过多,压得学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准备学具学习美术,久而久之,学生对于美术课的兴趣就会慢慢消失,对于美术学习用具的准备也不重视,认为美术课可有可无。另一方面是学生家长不够重视,认为只要考试成绩好就可以了,对学生也是经常灌输只要成绩好就行,学习画画、音乐对于以后没有帮助,从而使学生想学习美术的愿望得不到满足。
3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构建
3.1创设动态教学情境,提高课堂趣味性
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需要通过与课程相关联的教学情境导入,唤起学生的意识。在美术课的教学导入中,教师可以从自然或者社会角度选取贴近生活的素材编辑成图文、音频等形式,创设适合课程教学内容的场景。相比于图文、音频结合的信息技术媒介辅助教学手段,以往的课堂导入多以语言创设教学情境,这种引导方式难以强烈刺激学生的大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利用音频、动画等形式创设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能在课程开始时就不断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以提升课堂趣味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进入状态。如,在《花的一生》美术课中,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媒介制作动画,展示花从发芽到枯萎的过程,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一般过程的思考,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思考花的每个阶段形象,如,用什么线条、形状、颜色勾勒花在生长过程中的每个阶段的状态,刻画出实操绘画时的大致轮廓。
3.2利用全景影像技术营造小学美术课堂情境的概念
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中,学习主题情境的设定是以课件、视频的方式完成的,这样的方式给学生的体验感较弱,视点单一、有限,使学生缺乏立体感受,导致课堂氛围不到位、学生认知不够、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而最近几年,VR、全息影像等技术的出现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很多网络媒体技术公司先后推出了景观、美术馆、博物馆等内容全景影像活动。如,网络上推出的旅游景点系列、世界遗产系列、博物馆系列等活动,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走遍天下”,通过发达的互联网设备随时随地以第一视角体验世界各地的景观、人文活动。
结束语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美术课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构建信息化背景下的美术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刘会.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01):23-24.
[2]朱庆振.谈新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才智,2019(35):14.
[3]许燕.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十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48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