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的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6期   作者: 何艳
[导读] 在现阶段素质教学的背景之下,小学音乐教学逐渐受到了重视,音乐课程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学生的节奏感会直接影响到音乐学习水平。
        何艳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潼射镇金潼小学校
        摘要:在现阶段素质教学的背景之下,小学音乐教学逐渐受到了重视,音乐课程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学生的节奏感会直接影响到音乐学习水平。目前来看,教师在对学生节奏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往往还存在一些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基于此,本文也尝试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 节奏感 培养
一、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节奏感进行培养的重要性
        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让学生反复练习教材上的歌曲,所应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这也势必会抑制学生音乐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还有一部分教师只是机械的教学生进行演奏或者演唱,使得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很难对音乐类型有深入的理解,这不利于对学生综合音乐水平进行培养以及提升。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乐的内在美,没有将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这也使得学生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时间一长,势必会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丧失兴趣。因此,教师不能只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理论以及音乐教唱教学,还应该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资源进行丰富,通过这种形式来调动起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得到培养,所谓节奏感,主要是指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直观感受,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简单来说,就是指人们在听到一段旋律之后会产生那些及感受。在进行音乐演奏或者演唱的过程中,往往可以通过乐曲向人们传递一种情感或者情绪,从而使人们产生一种心理上共鸣,拥有良好的节奏感知能力,可以使其更加敏锐的察觉到乐曲中的音节、旋律以及情感变化情况,更加有利于音乐欣赏以及演绎。
二、培养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途径
(一)通过肢体语言辅助的方式激发学生节奏感知能力
        从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情况来看,教师的教学模式往往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很多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音乐节奏感进行培养的重要性,使得课堂教学结构的设定不合理的现象经常出现。对于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为学生播放一些节奏感较强的音乐,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这也更加有利于对活跃的课堂氛围进行调动。小学生的语言体系尚且处于发育阶段,很多时候往往会直接通过肢体动作来代替语言,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发挥肢体语言的辅助作用,从而实现对小学生节奏感的有效培养,可以让学生通过拍手以及跺脚的动作来锻炼节奏感。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首节奏感较强的歌曲,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歌曲播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机找其中一个小组来根据这一段音乐进行肢体语动作展示。

对于音乐作品来说,教师在对学生节奏感进行培养的时候,应该注意从音乐元素本身进行入手,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音乐作品的内在旋律,同时也使得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音乐的特色来对音乐节奏培养方式进行确定,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二)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听力节奏训练
        在对学生节奏感进行培养的时候,应该注意从早期便开始进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正是对其节奏感进行培养的最佳阶段,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节奏感培养,可以使其更加真切的其回到音乐之美,同时也使得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让小学生对音乐节奏与情感表达的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具体的认知。教师在展开教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保证教学内容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小学生的听觉与节奏感往往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引导学生聆听一些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作品,使得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生活元素。在对学生的节奏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练习,以此作为着手点,从而提升学生捕捉节奏感的能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来自大自然的各种音乐,同时这些音乐也具有较强的节奏美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对这些节奏进行捕捉,例如森林中的鸟鸣声、风吹树叶的声音以及溪水流动的声音等等。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公园或者其他户外环境中感受来自自然界的声音,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对这些声音进行模仿,从而对其中的节奏感有更加清晰具体的认知,通过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可以使学生自身的音乐探究兴趣明显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展开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对学生节奏感进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学生节奏感的养成往往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积极借助肢体语言来对小学生的节奏感进行培养。此外,还可以尝试通过贴近生活的听力培养方式来使学生对音乐节奏感有更加敏锐的体察,这样一来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原有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更加有利于对小学生的节奏感进行持续培养。
参考文献:
[1]李绍梅.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策略探讨[J].北方音乐,2019,39(18):187,191. DOI:10.3969/j.issn.1002-767X.2019.18.113.
[2]陈燕.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策略[J].北方音乐,2019,(16):217-218. DOI:10.3969/j.issn.1002-767X.2019.16.132.
[3]王雅洁.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策略探讨[J].年轻人,2019,(42):193. DOI:10.12214/j.1672-3872.2019.42.171.
[4]李依函.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4):51.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44.048.
[5]郑雯雯.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9):136.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7.19.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