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6期   作者:陈惠敏
[导读] 爱国主义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更是校园、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应从幼儿阶段抓起,成为幼儿教育的主旋律
        陈惠敏
                
        福建省龙海市华侨(实验)幼儿园   福建龙海   363100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更是校园、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应从幼儿阶段抓起,成为幼儿教育的主旋律,对幼儿来说,不但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长辈,也要热爱幼儿园、家乡、伟大的祖国。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通过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在幼儿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将爱国主义渗透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活动中,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永远伴随幼儿成长。
        关键词:幼儿;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社会领域目标中提出:具有初步的归属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家一些重大成就,爱祖国,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 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在幼儿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将爱国主义渗透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活动中,使“爱国”永远伴随幼儿成长。
        一、为幼儿创设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条件
(一)为幼儿创设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应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教育环境中渗透德育内容往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是教师运用幼儿能感知的方式来激发,因此,教师应通过创设教育环境来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我们根据幼儿园每个阶段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设置系列环境主题墙,如感受新年的气氛,过一个欢庆的新年,我们就创设“过新年”的主题墙,通过组织“幼儿艺术活动”——制作贺年卡、新年心愿包等,促进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增进彼此的感情,激发幼儿“爱幼儿园”的情感,感受幼儿园的温暖;接着开展以“传承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为主题的活动,在活动室创设相关的主题墙,发动家长积极参与家风讨论、好家风传承宣传活动,把家长在家里的家风通过照片形式粘贴在主题墙上,进一步倡导传统美德和培育优良家风,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通过“迎国庆”等系列活动让幼儿感受特殊节日的意义,从做好升旗仪式做起,唱国歌、画国旗、认识中国北京,组织幼儿收看《我和我的祖国》国庆特别节目,观看红色电影,参观家乡的龙江风格纪念馆等,使幼儿在真实、健康的环境感染下,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从而接受爱国教育。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属于社会领域的范畴,我们要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特点,通过和幼儿在活动中讲成长的故事,促使幼儿爱自己的家,接着参观家乡的风光、感受家乡的民俗文化,使幼儿爱上家乡,最后培养幼儿对祖国的归属感。

我们选择主题画《过新年》,结构游戏《家乡的风景》,歌表演《学做解放军》《我爱家乡、我爱祖国》,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我是中国的好娃娃》,社会活动《可爱的祖国》《首都北京》等内容初步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又如在主题活动“我们是中国娃”中的“我爱我家”、家庭中的“宝宝生日”等一系列小主题,让幼儿来谈谈自己的感受,使幼儿认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接着到了“三八节”,开展“爱妈妈的活动”以后,幼儿就自然的更加体会到妈妈对我们的爱,从而上升到自己也会爱家庭。在主题活动“美丽的龙海”中,我们选择的内容如参观“美丽埭尾”、“鹭凯农庄”、“女英雄李林纪念馆”、“苏静将军故居”、“龙江风格纪念馆”、“王占春烈士故居”等景点让幼儿感受家乡的人文美,在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中产生自豪感,从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地,最终上升到对国家的认同感,形成归属感。
二、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一)设置幼儿可感知的情境,从而萌发其对祖国的认同和热爱。
        爱国主义是带有一定抽象性的概念,因此,把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关内容转化为可感知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不但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组织幼儿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我们开始会在班级的电视上让幼儿观看升旗仪式,通过了解感受,然后参加幼儿园的升旗仪式,让幼儿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懂得尊重国旗,爱护国旗,每周园长的“国旗下讲话”,让幼儿懂得我们的国旗是什么,国旗上的五颗星代表什么,升国旗时我们要脱帽行注目礼,着装整洁,不嬉笑玩耍,保持肃静,接着在班级里,我们会让幼儿来讨论怎样当升旗手,幼儿会和我们共同制定升旗手规则,在当升旗手的活动中感受护送国旗和升国旗的庄严,通过这样的升旗仪式,幼儿就能认识到这个仪式是很伟大、神圣的,从而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
        (二)组织游戏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贯穿于游戏当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尝试将爱国主义的元素贯穿到游戏当中。如把家乡的自然风光、小吃、物产的图片投放到角色游戏区,开展“家乡美食一条街”,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制作美食,介绍自己的家乡;把家乡英雄人物的故事作为表演的题材,让幼儿学习后进行表演;在科学区投放中国地图、中国名胜古迹的拼图,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完成拼图并学习辨认,这样幼儿在游戏当中经过一段充分的学习之后,就能实现由感受体验到内化认同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发挥幼儿园、家庭的教育合力作用,进一步深化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频繁互动,让幼儿感受到家庭和幼儿园的温暖,对养育自己的人产生感激之情,父母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家长的榜样作用不可忽略。因此,我们在幼儿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时,会先在班级微信群向家长讲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请家长密切配合。通过家长助教活动,事先和家委成员讨论开展活动的细节,根据家长资源,请退休的老干部来幼儿园讲当地家乡的革命故事、讲祖国发展史,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我们还组织幼儿和家长到相关的爱国展览馆,如苏静将军故居、龙江风格纪念馆进行参观,加深爱国体验,还在清明节时,家长带幼儿到家乡的王占春烈士纪念碑进行扫墓,引导幼儿牢记先烈事迹。此外,还组织幼儿参加家乡紫云公园山上的植树活动,为美化家乡环境出自己的一份力,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是奠定幼儿树立伟大崇高理想的基础,及早在人生阶段奠定良好基础,树立正确的方向对人的一生影响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刘晓霞 提高思政课教师站位 做风口最美追梦人 吉林教育2019 08
[2]先达 蔡佳佳   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辨析与实施路径 福建教育 2020 03
[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幼儿教育 2013 08
[4]马国兰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青海教育2017 09
[5]陈晓霞  再谈幼儿爱国主义教育  福建教育 2020 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