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潇
南宁市清川小学 广西南宁 530000
摘 要:在小学阶段,英语属于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教师教学中需要合理使用现代技术,发挥现代技术优势和价值,做好教学方法改进和处理,提高教学有效性和效果。在众多教学手段中,思维导图的意义是非常突出的,其可以依靠多种类型元素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合理使用各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意识,强化学生英语素养、素质。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导图;教学策略;高效课堂;实践应用
前言:
所谓思维导图是一种与人类思维意识非常相似的图像理解工具。该工具可以将原始的抽象思维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形象思维。早在上个世纪,思维导图就已经进入国内,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英语作为一门难度不小的学科,其难点在于知识秩序的复杂性,而每一个知识点似乎都有联系与否。在这方面,我们需要运用思维导图来梳理知识关联,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词汇、阅读和写作三个方面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单词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该阶段需要学生掌握非常多的基础内容,尤其是各种单词。对此教师就需要合理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顺利消化与理解单词的不同和联系。
(一)课前预习
预习过程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预习过程使学生能够掌握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化基础知识,对自己不懂的内容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如果遇到不懂、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师生共同解决。学生在预习的同时初步建立对教材知识的了解。当教师讲解课堂知识时,学生的听力过程就会变得有针对性。预习环节依靠思维导图在学生头脑中构建基础知识框架。在这一点上,它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解决不了的难题。例如,在学习“你想吃什么”这一课时,我主要讲的是我喜欢什么食物。在解释的时候,这节课的教科书包含了很多食物。如果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单词,许多学生的效率将得不到保证,甚至许多学生会混淆单词。在这一点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首先,把食物写在纸的中间,然后向外展开。学生将按照这个思维导图,从课本中找出各种单词,并将它们连接起来,写出面条、牛肉、肉等单词。通过图片,学生将能够建立一个深刻的印象。
(二)强化理解
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化教学效果,教师就需要秉承精讲精练原则开展教学。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并做好学生拓展思维的处理。教师一定要合理把控课堂氛围、课堂环境[2]。教师要在恰当的时间、契机下使用思维导图,理解其中内容。要做好零散单词的创造性加工与连接构建主题,提升学生单词记忆效果。
例如,在学习外研版文章“My Family”中,第一句是“I have a happy family”。由此可以看出,这句话是文章的主旨句,而中心词则是“family”在文章接下来的内容里,就开始详细地介绍家里的家庭成员“family members”:爸爸“father”,妈妈“mother”,姐姐“sister”等,根据这些内容来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清晰明了地将文章内容展示出来,学生对文章的掌握也会更加容易。
(三)激活思维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合适的契机下应用思维导图,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思维意识,串联有关联的各种事物,共同组建知识网络、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缕清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例如,我们可将词汇分为几个大的主题:食物“food”,运动“sport”,地点“place”,天气“weather”等。
在复习到某一个主题时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比如复习到食物“food”这一主题时,我们又可以将这一主题划分为更小的主题:肉“meat”,蔬菜“vegetables”,水果“fruit”等。同样,还可以再往下细分,比如列出水果“fruit”所包含的水果种类有苹果“apple”,橘子“orange”,香蕉“banana”,西瓜“watermelon”等。这样的思维导图方式,可以让学生清晰地看出词汇之间的联系,将词汇进行分类,将词汇的类型作为教学的中心词,然后开展词汇的复习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四)巩固记忆
为了切实掌握所学单词,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图,串联和整理零散知识点,帮助学生一目了然复习内容。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学生就会对所需要巩固的单词建立深刻印象。当然这些单词十分零散,学生记忆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此时教师就需要用思维导图合理展示这些单词,将主要内容和拓展内容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把握难重点。学生顺着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效果十分突出。
二、思维导图在阅读中的应用
随着学生年级段的增长,学生所需要面对的学习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各种各样的句型和庞大的词汇量使得短文结构变得越发复杂,许多短文都存在层次不够清晰的问题。面对此情此景,教师就需要应用思维导图,对短文内容进行基础性概括,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随后教师就要根据短文要点和主题提问。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加深了文本内容的理解,突破了其中的难重点问题,加深知识印象。
小学英语当中的短文大部分难度不大,篇幅适中没有过多的难点。学习短文,阅读文章的时候,一般只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法能力和单词基础即可顺利阅读。教师需要在前文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不同语法结构在特定情境的应用。
教学中教师要先带领学生预习和感知短文,随后串联过去所学习过的层次、内容文章。依靠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探究和交流经验[3]。学生也可以互相补充对方的思维导图,解释和说明,进一步增强学生教材文本理解。
三、思维导图在写作中的应用
在英语写作中,思维导图其实并不常用,思维导图仍旧主要用在单词和语法学习。但要说明的是,英语写作和思维导图相辅相成。依靠思维导图,学生的写作素质和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开发。教师需要合理使用思维导图,强化学生写作素养、写作能力。基于写作角度出发,学生的阅读过程属于不间断积累过程。受限于社会阅历和心理条件因素影响,学生的思维仍旧集中在形象思维,做不到把握零散的句型和单词,写出完整文章。此时就需要教师合理引导。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用英文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思考自身的某些特点,在了解自身的同时梳理自己语言。学生可以以“Hello, everyone, it is honor to stand here introducing myself.”作为开头,给人留下一种简单大方的印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外貌”“性格”“爱好”“经历”这四个方向来思考自己的语言。教师要让学生先把想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在有了大致的内容之后会增加表达的魅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根据这四个方向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其实就运用了思维导图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很快地列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让整篇文章变得更加具象化,从而让学生由小到大地完成作文的整体写作。
结语:如同本文所叙述的一样,小学英语教学,教师需要在合适的契机下使用思维导图,教师不能忽视思维导图的优势和价值,要展现其特色,完成学生理解、分析、梳理、思考、总结能力培养。在积极使用思维导图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雒秀蓉.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评价策略的探索与实践[J/OL].学周刊,2020(06):31.
[2]姜慧霞.教育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J/OL].学周刊,2020(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