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4期   作者:王守宾
[导读] 很多学生总感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理论性太强,里面牵涉了很多的抽象性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很容易在课堂上出现分散注意力的情况.
        王守宾  
        山东省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
        很多学生总感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理论性太强,里面牵涉了很多的抽象性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很容易在课堂上出现分散注意力的情况,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就需要将多媒体技术渗透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去,由此进入到更加理想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格局。

一、构建多媒体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相比较课堂上单一的讲述和板书,多媒体教学中有很多可以使用的软件或者应用,可以使得实际学习素材更加丰富,由此构建出更加理想的学习情境,这对于激发学生参与实际教育教学而言,是很有效的。以“自觉遵守规则”课程教学为例,教师首先会选择关于文明交通规则相关的动画片作为课程的开头,动漫中有很多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或者行为,可以鼓励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进行寻找,然后想一想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做事情为什么要讲规则?动画片的形式,是学生们比较喜欢接受的,可以迅速的吸引其注意力,由此就进入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格局。接着教师从动画片中不规则的行为入手,就可以进入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格局。在此环节可以以师生交互的方式来探讨,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鼓励各个小组分别来查找动画片中不遵守规则的行为,然后对于这种行为的负面影响进行归结,由此进入到深入的探讨状态,使得实际课堂氛围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当然在选择多媒体动画片素材的时候,要尽可能的确保与实际课程目标之间的吻合性,懂得寻找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之间挂钩的内容,否则就难以激发起共鸣,实际的课堂导入效果也可能不是很明显。除了直接引用实际的多媒体素材之外,还可以不断提升教师的多媒体设计素养,懂得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目标,参与到实际简单flash动画制作,漫画制作中去,与可视化的方式来呈现实际的课堂内容,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应用多媒体进行预习,提升学习体验

          多媒体除了可以辅助教师的教育教学而言,还可以成为学生开展课堂预习工作的重要工具,而在此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多媒体来进行课堂预习,继而确保实际的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着一定的提前量,这对于提升实际课堂效果,增强中学生学习体验而言,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讲述“青春萌动”课程讲解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以分小组的方式,使用互联网技术,去寻找对应的资料,对于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然后制作成为对应主题的演讲PPT,可以鼓励学生代表来进行简单的讲述,这样小组合作的学习成果,也就是学生预习的成果,在对应小组进行演讲的时候,其他小组和老师可以给与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这样的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如何去寻找对应的资料,可能是视频资料,可能是文本资料,可能是图片资料,需要将这些信息有效的融合在一个主题中去,这对于知识归结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锻炼而言,都是很有价值的。

          当然,小组合作探究成为课文预习的重要手段,还需要给与学生创造这样的条件,比如开放微机室,使得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去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并且去探讨如何将其以ppt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可以确保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展现出自主性的特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会因此得到巩固。当然,在实际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互很有可能存在各种矛盾,此时就需要发挥小组组长的效能,组长需要懂得进行任务的合理规划,并且懂得去聆听每一位组员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够确保小组内的交互是高质量的,否则就难以进入到理想的学习格局。

三、渗透多元化信息素材,构建学习氛围

          在实际多媒体技术融入到实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过程中,要懂得将多元化的信息素材合理的融合进去,这对于提升实际学习有效性,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而言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可以鼓励学生组建课堂兴趣小组,给与学校公众号平台提供各种稿件,在国庆期间,公众号会推送关于爱国题材的相关文章,此时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将自己学习到的“建设美好祖国”相关内容作为重要素材,然后积极收集对应的多媒体素材,然后进行对应文章的编辑和设计,比如我与我的祖国,谈论自己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影视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可以将当前比较流行的电影影视作品渗透其中,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还可以从学科学习与爱国融合的角度入手,将我国先进的技术,国产化的发展成绩,航天事业和轨道交通事业等时政新闻素材纳入其中,由此使得实际的公众号可以有着更加多的优秀文章。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学校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中去,这从本质上反馈的是将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这种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自身对于实际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内容理解会更加深刻,自主知识体系也会因此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或者课外生活实践中,不断的寻找机会,确保实际多元化的素材可以融入到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系统中去,由此使得实际的学习氛围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引导实际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提升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初次之外,还可以尝试开展各种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性活动,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开展教育宣传,提出倡导倡议意见等为主要实现路径,在实际互联网平台上使得学生成为正能量的宣传者和引导者,这不仅仅可以使得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效果得到提升,还可以使得学生信息素养得到锻炼。

结语

          由此可见,在实际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究,确保学生有着良好的交互环境,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辅助教学,辅助复习,辅助实践中的效能,由此不断提升实际课堂的教学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