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4期   作者:陈晓琴
[导读] 情境教学法是生物教学中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法。
        陈晓琴
        东买里镇中学 新疆伊犁 巩留县 835400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生物教学中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初中生物教师需不断地研究与探索来逐渐熟悉与优化这种教学方法,这有助于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大提高。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问题;对策
1初中生物课堂应用情境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认识与理解不到位
情境教学法是在生物这一学科中出现的一个比较新型的教学方法。但大多数的生物教师已经非常熟悉并且十分熟练地掌握了传统的生物课堂的教学方法,因此,他们很难去接受这样一种方法。这就像我们中国人喜欢用筷子吃饭,但是西方人则喜欢用刀叉吃饭一样,如果有一天一位西方人来到中国旅游,让他用筷子吃饭,那么他必定会感觉到非常地别扭以及不习惯。习惯了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面讲解而学生在讲台下面听讲的生物课堂,一旦应用情境教学法,不只是生物教师就算是学生也会感觉到非常不舒服。因此,很多的生物教师宁愿在自己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上继续探究与深入,也不愿意去冒险地引入情境教学法。因为他们不能把握住学生究竟会对这样的新的教学方法有怎样的感受,他们很害怕学生由于接受不了新的授课方式而有成绩上的落后。除此之外,很多的生物教师也确实是不太熟悉这种情境教学法,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应用,如何巧妙地将这种教学方法介绍给学生。
1.2实施情境教学的手段非常单一
实施情境教学的手段非常单一,主要表现在大多数的生物教师在应用情境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生物课堂的教学的时候,仅仅会在课堂开始的时候通过提问几个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在之后的课堂讲课中,并不会通过像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进行图片以及视频的展示等方式来再次应用情境教学法。目前的情境教学法仅仅对学生起到了激发兴趣的作用,这种作用太单一了,往往达不到情境教学法应有的效果。
1.3学生对课堂情境教学理解不足
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处于发展阶段,他们更倾向于学习有趣的知识与内容。由于教师设计的缺陷或者学生的一些问题,使得课堂情境教学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部分学生在情境教学中,不能把握教师课堂设计的重点,浪费了课堂时间。而部分学生将情境教学类比于游戏,拒绝参与和融入,使得教师无法实施课堂设计的内容。学生对情境教学的理解不足,使情境教学未能按照原有发展方向进行,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发生。
2初中生物课堂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对策
2.1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到生物这一门学科,因此,他们势必会感觉到生物这一门学科的知识很生疏,自己以前都没有接触过。这就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教材上的抽象的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第一单元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时,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像讲别的内容时那样,专注于向学生灌输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新的内容,而是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并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关于我们身边的生物,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话可说,学生都在课堂上积极展示自己身边的生物,有的学生描述自己家里面养的小鸡是如何一步一步长大的;有的学生会说偶然在自己家的墙角发现了一条小蛇,害怕地爬走了;还有的学生会说自家门外的一棵小草非常地顽强,虽然每到冬天它都会枯萎,但是来年春天它就又活了过来等等。学生通过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将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加容易地明白与理解教材上面的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2.2丰富生物课堂的教学方式
不管是传统的生物课堂的教学方法,还是当今的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形式都太单一了。

这样单一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对生物课堂学习的兴趣。因此,这就要求初中生物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生物课堂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教室里面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来为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生物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例如,生物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教室里面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了关于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视频以及用图片表示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由于这一章节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内容,他们很难去学习与理解。但是,视频与图片往往给人一种非常直观的印象与感觉,有助于学生去记忆与理解。这样一来,学生也不会由于知识太抽象学不懂而厌恶对生物这一学科的学习。
2.3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单独存在的学科,与其他知识有紧密的联系。教师需在备课时,搜集课内外资料,对课堂知识有整体的认知,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与传统教学的不同,从而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合理的课堂设计必不可少。教师要将教学知识整理细化,并对情境教学的作用加以充分利用,从结构中发现规律,再安排相应的情境设计,使其既联系课堂内容,又能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神经系统的组成”一课时,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内涵,进行具体的备课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让学生认识与了解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掌握人体各部分的功能及作用,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方式,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大脑”“小脑”“脑干”“脊髓”“脑神经与脊神经”等。让学生分别记住自己的独特特征,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提问与探究。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到人体的神经系统学习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在游戏中找到本章学习的要点,加深了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2.4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思维
情境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的能力,也能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教师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的演示,学生会在理解的过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思维与理解,从而不断培养创造能力。
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课时,由于单一、僵化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媒介,搜集不同生物的栖息环境,实现情境导入。首先,教师要通过图片与视频展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生物生活的不同环境因素。如土壤、水分、空气、阳光等。让学生有基本的认识;其次,教师要运用幻灯片的放映功能,动态展示蚯蚓与金鱼的生长环境,并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蚯蚓与金鱼互换一下生活环境,他们还能生存吗”。学生在观看教师展示的多媒体内容后,会有更加图像化的记忆;最后,学生会在自己的理解上,不断深化、思考,形成自己的记忆方式,加深了学生的对生物知识的印象。
结束语
当前,随着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初中各个学科开始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已被广泛应用到课堂上,对提升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优越性。因此,教师要积极吸收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不断分析其中的问题,并探究多样化的解决对策,活跃生物课堂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玉川.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96.
[2]韩金花.初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实现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167.
[3]金鑫.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137.
[4]袁华.情景创设在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8.
[5]孙源.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8(11):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