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摘要:核心素养的提出,促使高中英语教学发生了根本转变。即英语教学由过去的知识传递,转移到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上。这激活了高中英语教学课堂,贯彻落实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的情感发展、道德提升、文化熏陶、思维促进、语言应用上。高中英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核心素养这一大方向,在充分理解英语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落实开展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够点亮英语教学课堂、绽放智慧花火,在有效达到育人目的的同时发挥英语学科功能作用,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 教学策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即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有效学习。可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科教学大趋势。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迎合这一趋势,“乘风破浪”,在深入理解英语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探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具体策略。
一、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身发展需要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能力。将其具体到高中英语学科之中,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其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即将其理解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1]。教师应当在具体理解四大内涵的基础上,探析英语教学具体策略:
(1)语言能力:是指学生的听、说、读、写、看五大能力,强调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语言意识以及英语语感的发展;
(2)文化品格:是指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对中外文化理解,对优秀文化认同,能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获得文化知识,进而具备一定的跨文化素养;
(3)思维品质:是指学生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在思维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多个方面。即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会分析、吸收、理解、推断英语知识,从而进行深层次英语学习;
(4)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在拓宽英语学习渠道的同时通过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支持英语自学活动。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在充分理解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针对性的从以下四个角度入手,落实英语教学。
1、多元教学,创设舞台,有效应用,发展语言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能力,让学生不再是“哑巴英语”的学习模式,能够“学用结合”,同时实现英语多能力的提升[2]。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就不能局限于原有的教育模式,应当改变过去注重书面英语的教学方向,采用多元教法,给学生英语应用的舞台,为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空间。
第一,教师应当建立一个全英的英语课堂。确保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知识的传输等都用英语语言做支撑。这样能够让学生置身于一个英语的环境,对学生的英语语感培养、英语应用意识提升,都有着积极作用。
全英课堂,包括所有的环节甚至于学生的提问都应当是英语语言。如教师在上课伊始与学生的互动,“What did we learn last class? Can you sum up the main points?”;以及学生有所疑问时,提出“Could you give us some further explanation about the clues?”等。
第二,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英语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采用情境教法、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有机会来应用英语。
如在学习北师大版第二单元“Heroes”的第一课“Modern Heroes”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法的方式,为学生展示杨利伟的记录片。在直接的情境创设之中给学生视觉与心灵上的双重冲击,进而引导学生讨论“Do you think Yang Liwei is a hero? ”、“What are the qualities of a hero?”等,在情境创设的教法支撑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2、巧用素材,拓展教学,联系生活,培养文化品格
生活中处处有英语,英语语言又是文化的缩影。因此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应当注重教学拓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实现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3]。
(1)立足教材,横纵拓展:英语教材中所展现的英语知识都蕴含西方文化的色彩,而西方文化由于我国文化有着区别。教师可以基于教材,做中西方文化的对比,通过延伸拓展的方式直接呈现中西方文化知识。这样能够深化学生对于文化的认识,也能够让学生以正确的姿态看待中西方文化,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也会因此而丰富。如在学习北师大版“Festivals”时,教师就可以按照中西方节日的差异进行教学。西方的节日包括Christmas, Halloween, Thanksgiving Day等,而中国的节日则包括Spring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等,让学生探讨中西方文节日的差别,基于节日探析文化差异,从而实现文化品格的培养。
(2)联系生活,强化认识: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学生的文化认识。如应教材之中所包含的用餐礼仪、交往礼仪、时间规划等,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教材中对应的文化知识,从而内化为自身的品的品质,实现深层次学习。
3、提出问题,必要练习,有效引导,加强思维品质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的英语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不断深入、不断探究、不断理解的过程,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能够发动脑筋进行推理、判断,这样的英语学习效果才更突出。问题与练习是衔接英语教学各个环节的重要内容,问题的提出能够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整合知识,练习题目的布置,能够让学生在“温故知新”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应用与二次记忆。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提问与练习的必要性,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1)提问: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教材中的重难点,提出可思考性问题。且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要确保问题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由浅及深的逐层思考。
如在学习北师大版Unit 13“People”的lesson 4“First Impressions”时,就阅读文本,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为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思考:
①What kind of books does Jenny like?
②What exam was Jenny studying for?
③What was the last straw for Jane?
④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Jenny is?
⑤How did Jenny get Jane’s phone number?
(2)练习: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布置有重点的练习题目,以练习来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运用。练习应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能够在发展学生思维品质让学生解答题目的过程中更有效的掌握英语知识。
4、授之以渔,传递学法,提供空间,提升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支撑学生进行深度的自我学习。尤其是到了高中学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科目繁多,需要学生依靠自己的自觉性进行英语学习和英语练习[4]。但很多学生却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较差,导致英语学习处于低效层次。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应当有意识的传授给学生英语学习的学法,通过布置预习作业以及复习作业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实现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主要在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1)制定英语学习计划,要根据自己的英语学习状况,设定“跳一跳,能够到桃子”的学习目标,指引后续的英语学习活动;
(2)坚持课前预习,基础知识充分掌握、困难知识醒目勾画,课上寻求教师答疑解惑;
(3)专心上课,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当注意力不集中时可以适当的站起来听课,来警示自我;
(4)勤记笔记,能够跟着教师的教学步伐,将知识重难点及时有效的摘录;
(5)及时复习,分阶段的进行课后复习、阶段复习以及期中期末复习;
(6)反复练习,多做题、多朗读、多背诵,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7)有效反思,思考自身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学习状态。
结束语:
当然,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实现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推进的过程。教师必须秉持着“持之以恒”的耐力,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英语课堂的教育主阵地作用,实现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浪涛里乘风起航。
参考文献:
[1]郑春华.基于核心素养高中英语教学信息融合的研究[J].校园英语,2019(28):220-220.
[2]陈应彬.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学[J].天津教育,2019(15):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