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程
重庆第一一八中学校 重庆市 400700
摘 要:核心素养是国家推进特色化教育和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人才的育人指南,而文明榜样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则是新时代一个鲜红的育人气旗帜,在农村推行营养餐计划的过程中,站在绿色节约和和谐发展的理念上,乡村初中生文明就餐的榜样示范教育非常关键 ,但目前乡村初中教育在这一维度还存在一定的缺失,鉴于此,论文将从核心素养的理念出发来探究如何进行“师生共同就餐下的榜样示范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初中;师生共同就餐;榜样示范教育
引 言
核心素养是教育部在2016年发布的,核心素养包含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发展等,其中社会参与涉及到了道德文化教育和情感教育。乡村教育一直国家重视的,营养餐计划和常规的乡村发展计划等都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乡村教育的支持,而乡村留守儿童多,外出务工家庭占据比例大,因此乡村教育当前的核心应该是文明养成教育,下文将围绕乡村初中生的文明就餐与文明养成教育展开探讨。
一、核心素养理念下乡村文明教育的内涵解析
核心素养不仅仅是所有学科教学的指引者更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指引着。谈及核心素养,当前乡村教育应该全面探究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和学生的文明养成教育素颜”。而乡村初中学生的中午就餐恰恰是习惯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的最佳育人环境。因为就餐关系到集体意识,关系到榜样示范,也关系到集体制度意识的激发等。因此 从这个小点上来讲,乡村初中生的乡村文明教育应该站在核心素养的角度上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一)习惯养成时刻进行
习惯养成在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就已经完成了,然而到了初中阶段,习惯养成又上升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个时候的习惯养成不仅仅再是最基础的行为规范的外显,而是在基本习惯养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向着更加自律的程度发展,因此要让学生各方面的核心素养有稳步的发展,就需要将习惯养成教育做到时刻有。
(二)情感熏陶深度进行
一个有着良好操守的学生,必然是在优秀的生活教育环境下生活的,作为初中生要健康和谐地发展,就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老师所营造的良好的氛围中,接受正义、善良、乐观、团结、和谐和文明等行为习惯和积极情感的熏陶,因此情感熏陶要深度进行,才可以凸显核心素养。
(三)道德品格引领进行
初中生群体已经有了一定的明辨是非曲直的观念,而且在道德认知上也基本一定的自主意识了,而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要做的就是在道德品德的引领上进行一定的教育,例如榜样模范教育和学校的德育大讲堂等来启发和激发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样的教育只要得到较好地落实便可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道德价值感,为学生今后的德育品格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下师生共同就餐的榜样示范与文明教育的策略
上文论述了核心素养理念下农村初中学生养成教育的内涵,下文将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具体的策略构建:
(一)基于师生共同就餐话题教育 激发初中生文明就餐的意识
在农村的乡村教育中,初中生在中午的时候接受国家扶持和投入的营养餐计划,这些营养餐计划的落实中,学生要在校用餐,在用餐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必要的道德感召和特定的引导管理,
学生的文明就餐的遵守和实践可能会存在漏洞,不利于整个就餐期间学生的人本化管理。因此可以从师生的共同就餐这个角度法,来解决学生就餐期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的做法如本案例所示范:学校在全校范围内轮流选择选择5名优秀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每日就餐的管理过程中,要主动作为文明就餐的礼仪大使维持餐厅纪律的同时,通过就餐口号或者安排不同班级井然有序入座等形式来规范学生的就餐习惯。在就餐的过程中,带队和管理协助的其他老师可以通过学校的广播系统向学生播放一些节约用餐和中华民族餐饮文化的优秀文化素材,这样的师生共同就餐过程中,学生的就餐行为和对就餐礼仪的认识就会逐步提高。
(二)基于师生共同就餐协作管理 培养初中生文明就餐的意识
对于初中农村学生而言,他们就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应该常抓不懈,尤其在就餐礼仪的文化渗透和文明就餐实践探究行为中,如果要取得十足性的效果,就要从师生共同就餐的协作管理上下功夫。具体的实践探究行为如“本案例所示”:学校在管理和引导初中生就餐的过程中可以从每一个年级中选取几个管理有特色,行为有表率的学生干部来参与到学生就餐期间的管理中,老师与学生一起共同管理和引导其他学生就餐,等大部分学生就餐结束后,这些学生和老师也可以一起用餐。然后老师可以对这些中坚分子进行特定的教育和启发引导 ,在他们成为校园文明之星以后再继续在学生群体中进行渗透教育,这样以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会在整个校园中掀起一场文明就餐风,让初中生从自我的心理认知中明确到“文明就餐的价值和对我成长的价值”。这样的文明就餐教育的渗透性更强,影响力更大。
(三)基于师生共同就餐故事征集 提高初中生文明就餐价值感
师生共同就餐的行为基本上屡见不鲜,一方面可以加强师生间的和谐性,另外一方面可以让文明就餐的文化礼仪很好地在师生之间渗透,这样更加有感召力。具体的做法见本案例所示:
例如学校可以把每一周的学生就餐过程中出现的文明就餐的图片全部拍照下来,设计成主题版面展示在整个校园中,然后班主任围绕每一周的文明就餐中师生共同探讨的话题渗透到常规班会课中,学生在班会课上继续围绕这些话题进行深度讨论,尤其要鼓励班级先进分子参与到班级的文明就餐礼仪的讨论和“我要如何做”问题,经过多番讨论,让就餐不文明行为成为大家心里认知中可耻的心理,而师生优秀的文明礼仪成为大家竞相仿效的对象,这样的师生共同就餐的话题故事征集的策略非常有助于农村初中的文明就餐礼仪之风的形成和积淀。
三、结 语
目前乡村教育中加大文明理想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对初中生德育教育的一种深化,论文从核心素养出发论述了乡村初中教育中落实师生共同进餐文明教育的内涵要求,最后构建出三大策略,为今后落实特色化乡村文明教育提供了最佳参考。
参考文献:
[1]彭正宏. 学校特色班级管理建设与师生核心素养的关系探究.[J].《甘肃教育》.2017(05):80-83.
[2]李上荣.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德育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05) :70-74.
[3]马力,汤平军,马九阳.《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活”“动”让文明礼仪教育更高效——农村初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新探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05):20-23.
[4]陈勇训.新时期农村初中生文明礼仪教育策略阐释.[J].《中外交流》.2018(06):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