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轨世界技能大赛探索中职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4期   作者:王玉亭
[导读] 随着各国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世界技能大赛应运而生,职业教育改革逐渐受到推崇。
        王玉亭
        北京市经贸高级技术学校 北京房山 102433
        摘要:随着各国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世界技能大赛应运而生,职业教育改革逐渐受到推崇。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关键,更应当将教学目标和标准与世界技能大赛进行对接,在比赛过程中发现自身的缺陷,吸取经验教训,改进自身的不足,培养更加优秀的国际化人才。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中职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世界各国已经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关系。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世界第一大发展中国家,我们仍然需要向发达国家靠拢,学习其对于中职学校人才的培养理念和教学方法,更需要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媒介,向表现优秀的国家看齐。世界技能大赛作为专业技能发展的风向标,又不仅仅是各国交流切磋的平台,还标志了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因此我国应该接轨世界技能大赛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汲取相关经验,去培养出中职学校国际化人才。
一、从世界技能大赛中发现自身技术教育缺陷
(一)缺乏对技术人才的心理建设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高端设备逐渐走向国际并且部分得到了同行的认可,但是和发达国家的某些技术相比较,国内的“高端技术”并没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国际竞争力也是比较弱的。该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不是我国的技术不如别的国家,而是我国缺少将技术当做一种优秀工艺传承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这些问题都限制了我国优秀产品的产出,影响了我国相关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虽然国内一直在强调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性,但是人们看重文化课程的思想并没有改变,很多中职学校并没有建立以技术发展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仍然让学生将精力放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上。文化课程固然重要,但是对于技术学校来说,最重要的是将技能学习放在首位,培养出技艺精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二)缺少优秀师资力量
受我国国情影响,很多人对职业教育并不了解,甚至去贬低职业学校的存在价值。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不愿去中职学校进行教学,专业人才流失,中职学校教育水平日渐低下。另外,我国部分现有中职学校教师对当今国际技术趋势并不了解,按照固有思想和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不能接受更先进的技术学习,严重违背了我国技术教育与国际进行接轨的理念,因此,加强师资力量对我国中职学校教育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三)缺少先进学习环境
国际上的不少技术学校已经开始使用仿真设施对学生进行实训。专业的仿真设施能够的模拟出最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更真实的工作体验,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认知与掌握。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的不完善,我国部分的中职学校并没有能力建设相关的实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难以望其项背,教学设施长久得不到更新,导致学校专业教育水平低下,难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竞争中无法达到先进水平。


二、接轨世界大赛培养中职学校国际化人才
(一)激发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热情
加大对“工匠精神”的弘扬力度,积极设置舆论导向,确立工匠精神的价值观,转变人们“重装备、轻技工,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操作”的传统观念,要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乐奉献、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同时全社会要尊重技术人才,特别要尊重一线技术工人。让学生在不断地耳濡目染中得到启发,积极学习专业本领,在工作过程中精益求精。政府可以通过引导和促进,让企业进学校,让学校专家进企业,帮助企业提升理论知识,通过系统的、专业的、全方位的学习、员工培训,使之真正成为能做事、会做事的人才队伍,致力于创造高效劳动价值的“工匠”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注入到为祖国的建设中来。将世界技能大赛国际竞争上升到为国争光的精神层面,将优秀工艺进行传承,让中国产品走向世界。
(二)增强师资力量
聘请世界技能大赛专家作为指导老师,与中职学校优秀教师组成调研小组,讨论学校在教学方面的优缺点,放大优点,改进缺点。研究教师教学时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对各个专业的改进措施。积极请教未来世界技能大赛的发展趋势,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让相关课程内容与国际进行接轨。中职学校专业教育改革应该和世界技能大赛紧密呼应,将大赛成果转化为自我学习趋势,不断完善自己的实训项目,将学习内容和大赛内容进行完美的对接,将其中的专业技术转化成研究内容,对有难度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与训练,开发并使用专业教材,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
(三)打造国际化的硬件设施
首先,将世界技能大赛的基础设施列表当做参考,根据本校相关情况进行选择、改造,打造出真正适合本校的、国际化的实训基地。同时,打造基地还应当遵循健康、安全环保等先进理念,融合于实际建设中来。其次,实训基地带应当进行分类,例如教学型、生产型等,中职院校应当明确自己的所需和不足,建立相关的有针对性的、高效的国际化实训基地。最后,中职学校可以与世界技能大赛的想点企业达成合作伙伴,开展多方位合作,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国际化,将实训基地改造成具有国际化标准和水平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结语:
世界技能大赛引领中国职业教育走向国际舞台,而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也应在全球技能教育视野下,借鉴世界技能大赛技能标准来衡量和规划,这将对提高国内各经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中职教育国际化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帆,白珊,席慧,周艳华.国际化标准融入高职食品类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现代食品,2019(22):29-31.
[2]李杰,郭达,张瑞,陈晓曦.以世界技能大赛推动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探析——基于世界技能大赛技术文件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28):22-27.
[3]王江涛.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历程及对北京地区职业院校专业规划的启示[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0,14(02):48-54.
作者信息:王玉亭,男(1963.1.?1),汉族,北京市房山区,本科;研究方向:声光视讯工程技术;
课题:中职学校技能竞赛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