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恒,肖怀禹
潍坊职业学院,潍坊市技师学院
摘要:整个生涯教育受时代变化的影响,经济、政治、国际交流以及网络时代都对生涯教育产生巨大冲击。新职教理念下,应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挥实践教育的主体作用,切实改变生涯教育模式与方法。
关键词:生涯教育;变化;新职教
教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职业类院校应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面对新时代的新特点,培养高技能人才、复合型技能人才、新兴产业技能人才。
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深化改革以及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形势下,职业教育要重塑使命、不断创新,既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中的外在功能,又适应其在经济社会方式转变中的内在属性。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生涯教育模式。
一、变的时代
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西方的标准化生活模式已达到顶点。标准化的模式是指大多数人都进入学校,毕业后取得专长,然后进入某些企业组织工作,继而升迁、结婚生子、安定生活。
标准化的时代个人微小扁平,所以Savickas在2011年特别提到,21世纪后现代的社会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个人化。新职教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的生涯规划应更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一技之长。
当今社会,尼特族(NEET,全称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已然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尼特族即为啃老族,是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因此Savickas提到的生涯适应力就成为21世纪生涯竞争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它包含应变力与准备度两个面向。
.png)
应变力简单的说,就是学生在生涯发生变化的时候,留在身上的生涯资产,能够保障自己在下一个工作转换的时候,可以应变过来。
准备度指当学生的工作产生新需求或变化时,学生具有可雇佣性,工作能力可以转换到不同职场,这些能力往往是有价值的能力,如终身学习、控制情绪、时间调配、产生心理契约等。
因此,在变化的时代下,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侧重生涯应变能力和准备度的培养,而不是某单一技术或认知。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要培养“知识工人”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要促进技术创新、工艺革新和技术扩散,培养掌握智能化操作技术的高技能人才。
二、多元的时代
Savickas在2015年曾提出生涯辅导、生涯设计、生涯发展三种典范工作管道的比较。他指出,生涯辅导强调的是分数,生涯发展强调的是阶段,生涯设计强调的就是故事。典范在改变,工作方法却可以弹性的应用,换句话说,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来完成自己的生涯教育目的或生涯咨询的目的。
因此,生涯的多样性与多元性更强调强调拓展广泛的视野。我们应根据新职教理念,拓宽生涯规划视野。
寻找无边界生涯(boundaryless career),寻求超越单一就业环境边界的一系列就业机会;
体验多变化的生涯(protean career),以往是一个公司雇佣不同的人,现在是以个人天分为基础,能周旋于不同公司或称为特聘人员,不断变换生涯角色或转换职场;
追求个性化生涯(customized career),根据个人兴趣、特征、专场,发展处独特而合适的生涯方式;
享受万花筒生涯(kaleidoscope career),从活着是为了工作到工作是为了活着,朝九晚五不再,工作、休息、生活按照个人需要,多角度随机弹性安排。
总的来说,多元的时代就是指我们的生涯具有多元的类型跟风貌,可以拓展广泛的多元的视野来发挥个人的特色。
三、跨领域时代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我们常用霍兰德生涯兴趣理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霍兰德的类型论认为,大多数人在六种性格类型中,都会在其中一两个类型比较明显。六种职业环境对应六种性格类型,每个环境是由特定的性格类型、物理环境而构成。因此,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和环境特性可以预测未来的职业类型。
但在实际指导中,学生的兴趣往往不会泾渭分明,且该理论不符合新职教背景下复杂、多元的职场环境。
因此,我们应消除职业兴趣类型假设的一致性,并非相对位置越远,心里相似度越低;消除职业兴趣类型假设的适配性,即使个人兴趣码与职业领域不相符,仍然可以探索生涯兴趣定位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在这个多元的时代、跨领域的时代,我们可以不要考虑霍兰德生涯兴趣里面的一致性与适配性,可以保留区分性。未来是一个跨领域的时代,假如一名学生的兴趣相对的时候反而是好的。
四、追求幸福的时代
成功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吗?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成功无法带来幸福,除非成功是来自身心愉悦的追求。因此,生涯规划应首先帮助的学生建立希望感,建立正向的生涯图像。我们常用的目标导向强调积极、满意、成功,强调输赢,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合作导向强调通达事理,强调建设性、生产型跟理性;当下导向,就比较强调灵性、成长、感性跟知晓明白。
生涯咨询就是还给自己自由。这个自由不是免于别人的干扰,免于不良的侵犯的自由,而是决定要过怎样人生的自由。
职业院校的生涯教育既要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又要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面向职业岗位需求,不断赋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集团化办学、东西部合作办学、园区化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以及中高职贯通等经典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以新的内涵和经验与新的生涯教育理念相结合,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参考文献:
[1]丁翠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9, (32)
[2]李尚群. 职业教育现代转型的目标与路径[J]. 职教论坛, 2013, (25)
[3]程克坚, 范春艳, 高霞. 基于实践探索的高校生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2, (3)
[4]杨萍.基于中职生职业成长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革新[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38)
[5]张秀霞. 中高职贯通课程衔接的现状、策略与保障[J].教育与职业, 2016, (24)
[6]赵晶晶.中职学生职业准备分析与对策——基于对全国中职学校学生发展状况的调查[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 (33)
[7]周建松.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J]. 教育研究, 201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