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5期   作者:田爱平
[导读] 语文属于人文类学科,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田爱平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第二中学    274900
        摘要:语文属于人文类学科,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教师必须更新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积极踊跃的进行探索交流,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应当潜移默化的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情感教育熏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索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提出具体的教育指导方法。希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并且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创新思维
引言
教育与创新在人们的生活中是难以或缺的,教育是每个人成长发展的必经之路,情感教育则是教学中的本源,情感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性。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能力以及知识培养,却忽略了教育方法以及过程的指导,导致学生的情感以及情操培养受到忽略。在新课改教育的前提下,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更应当引导学生具有多种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一、创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氛围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下学习,课堂教学氛围,影响学生的情绪,所以教师必须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热爱每位学生,能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开拓思维。同时教师也应当用真诚的笑容以及鼓励的眼神面对每位学生,能够从自己内心深处真切的感染并鼓舞学生,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想法和见解,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借助积极的情感,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任务,所以师生之间应当形成浓郁的情感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失去兴趣,学生的语文学习也会缺乏动力,所以教师必须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通过轻松愉悦的课堂导入,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迅速进入课堂角色,积极投身学习情境。例如讲故事以及找答案等各类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此过程中也能够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变色龙》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熟悉文章当中的主旨结构,可以通过情景教学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当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满足学生实际的学习欲望。教师通过抓住人物特点,并融入自身教学的思路,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在学习当中的热情,让学生在把握文章结构的同时,能够联系实际生活,了解在观看电视时哪些故事情节与变色龙这篇文章当中人物状态相似?并且使学生能够进行交流和演说。通过打造开放式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推动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有效发展。


二、强化创新意识,丰富学生联想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教学方法较为传统,教学观念较为陈旧,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和发展。如果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当中的热情难以得到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探索当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让初中学生树立科学学习思想。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同学们,你们从皇帝爱新装、看新装和穿新装、展示新装这4个方面来探讨一下自己对于文章中人物的不同看法和意见吧?”然后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在学生完成交流之后,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皇帝新装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内容展开联想编写故事情节,也可以对于文章结尾进行续写,通过童话描写的手法书写后记。通过此类方式既能够延伸教学内容,也能够借助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元素,紧扣教学主题设置教学前进的方向,通过方向明确在线教学的方法,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学生的联想能力,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师必须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展示,能够将传统的口头讲解方法变得栩栩如生,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实施情感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切实发挥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作用,能够根据学生近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指导与帮助。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也可以通过科学的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思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提高。通常情况下,教师在教学当中并没有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关系,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要积极的借助教学资源,实施情感式的教学策略,有效地调动学生在课堂当中的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和探究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实施情感式的教学,能够焕发学生语文探究的热情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将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活泼。教师也要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发挥实现,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正确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
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发挥出情感教育优势与作用。语文属于人文学科,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以及情感意识。教师在实施情感教学时,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在学习当中要具有充足的自信心。教师为了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可以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在成长中具备健康的语文学习思维。
参考文献
[1]李晓英.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4):54.
[2]吕月青.关于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8(2):119-121.
[3] 许卫星.刍议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18(2):62-62.
[4] 何静.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探索[J].黑河教育,20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