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实验学校 广东省深圳市 518100
摘 要:小学语文混合式学习是出现在互联网+时代一种学习方式,它改变了学习空间,改变了教与学的关系,改变了学习的效果。它的建构与实施更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教师成为儿童的启发者和引导者。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 ; 小学语文
新的世纪,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它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线下教学,互联网更是与教育紧密结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发现了混合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低估的效能。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何克抗教授将“混合式学习”定义为:“要把传统学习方式和数字化学习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1]。”那么小学语文混合式学习如何建构和实施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优化组合,资源统整,丰富混合式学习内容
混合式学习包括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对于中学生、大学生来说线上学习自我管理更强一些 ,而小学生的特点持续注意力时间短,面对线上学习容易分心,因此在小学语文混合式学习的内容开发上必须充分考虑小学生不同学段的年龄特征和原有学习起点开发整合资源,使教学的内容更丰富。如识字课、阅读课、线上学习指导课、古诗课、绘本课、创编故事课、说话写作课、综合性学习课等,多种形式的课型富于变化,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可使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或各省市区教育研究部门开发的微课,与课本相关的内容,教师要借助网络搜集制作辅助性课程资源,为混合式学习提供助力。根据现实发生的事件和学生的兴趣点创造混合式学习内容,这样更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如1年级的写话课是听歌曲,看画面,写句子的训练。资源分别选取了《中国医生》大人版,《温暖武汉》学生版,歌词精炼,画面具象,根据所听,所见,所想做一页识字书,写一两句话。
由于疫情期间孩子们在各大媒体网络电视经常看到赞美白衣天使,赞美热心善良的民众的画面和新闻,因此与已有生活经验能够很快建立连接,有词可说,有话可写。低年级学生喜欢动手操作,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根据短视频尝试用水果蔬菜创作作品再编故事。教学资源由老师提供,找到美术老师的《创意果蔬》的短视频,学生线上学习,线下利用厨房里的果蔬完成创作:荷塘月色、彩虹公主、我们一家人、小鱼戏水等,为创编故事准备了素材。教师根据自己的作品编了“金翅鸟与小雪球”的故事,用“剪映”制作成短视频,为线上教学提供资源,以激发学生的编故事热情和想象力。对多种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混合式学习课程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二、关注个体,分层指导,调试混合式学习方法
学校教师团队为学生推荐开发丰富的学习信息和资源,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也改变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在小学语文混合式学习中更要关注学生个体,有针对性地分层指导,以学定教,调试混合式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1.任务单指引,培养自主学习
叶圣陶说: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主要不在于知识传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追求知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自己求得知识的本领,有教师引导固然容易长进,没有教师引导也可以自己通过不懈的探索练就出来。如果在混合式学习中教师加以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逐渐提高。线上学习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水平设计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南,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有法可循,自主学习的意识会越来越强。如六年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了解尼尔斯和小动物们的关系是重点,教师设计了两个学习任务:(1)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读全文,边读文边用笔画出印象深刻的词语或句子,体会他和小动物们之间的关系。(2)逐步完成思维导图。
在任务的指引下,学生梳理出尼尔斯和动物们的关系,还学会了根据思维导图说故事梗概,为本单元的后续写作品梗概做好铺垫。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可以在任务指引下形成也会在今后的自学中练就。
2.学习平台交流,提升个性表达
学生自学后会有交流的欲望,特别是低年级同学,传统的课堂由于班额较大,每个问题只能几个同学发言,在一些学习平台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企业微信班级群,学生做完学习任务,就可以在群里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每个同学都能发言,解放了孩子的口。教者对同学的发言回应要放缓,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之间也有对话,也就是生生之间的交流,学生能解决的老师一定留出空间,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注重启发,在关键之处去引导,珍视学生的个性表达。如模仿名画口语交际与写话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同学们的作品在相同中找不同,在不同中看细节。因为有了学习平台上的交流,同学们在模仿名画写话时角度体现了自己的个性。有的写感觉和动作:我模仿教皇的时候,感觉他是个大人物,所以我坚持不笑,学他侧坐在椅子上。我手里拿着一张纸,假装刚读过。模仿完教皇,我觉得自己穿越时空,到了欧洲中世纪。有的写神态和心理:我眉头皱起来,想象着寒冷的天气,拍了几次效果还是不满意,我的眉头快撑不住了,妈妈只好放弃拍照,我太难了。有的写发现:今天大家因为同学模仿的蒙娜丽莎的手放在哪儿争论起来,我查了一下资料,蒙娜丽莎的手是放在椅子上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学习平台进行线上交流时,信息量比较大,学生的参与率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关注个体的同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助力。
3.线下班级发表,习得学习方法
混合式学习要处理好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关系,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很大收获。学习成果的发表更适合线下学习,学生能够相互借鉴,习得方法。
通过各组四格结构图的内容,学会了如何做活动计划。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混合式学习课程真正让孩子们乐学、会学、善学。
三、注重过程,评价多元,提高混合式学习效能
《语文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小学语文混合式学习中,教者更应注重过程,使评价多元化,设计多种评价卡片,让学习主体从多角度了解自己的学习。
学生组对学习,一人介绍,一人倾听,然后互换。翻看对方的自传后填写评价卡片(1),再依据评价卡片交流自己对对方自传的收获及建议。这是混合式学习中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多种评价相结合,才能提高混合式学习的效能。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在“大数据”时代,在疫情没有完全消失时期,小学语文混合式学习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使我们的课堂发生了翻转性的改变,同时使学生学习的方式更加开放和立体,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有了显著提升。那么如何挖掘更优质的混合式学习课程资源,如何提高教师设计混合式学习课程的能力是我们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希望混合式学习成为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助推器,让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取得最大的效益。
[1] 何克抗. 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4(04):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