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5期   作者:张庆华
[导读] 在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语文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张庆华
        达州外国语学校 635200
        摘要:在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语文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的语言教育在各种文化发展、相互融合的阶段中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在教育方面也在不断的增加语文学科的学习比重,不断地丰富学习内容。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重视学生学科内容的掌握,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有所缺失。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推进情感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本文主要对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情感研究,新课改
    情感教育在目前的教育内容中至关重要,同时教育体系的优化需要情感教育的融入。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包含了许多人物、事件的情感表达,要想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正确的理解分析,就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初中语文学习和情感教育具有极高的契合度,所以学生的个人意识和情感认知能够帮助自身有效的学习。同时加强情感教育还能帮助学生调节自身心态,建立个人优秀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与问题
1、情感教育的提高符合当今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具有“少年时期”的不稳定性和“青年时期”的探索性,但是思想意识还不稳固,不容易辨别事物的本质,无法正确分析得失,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当前阶段的学生,正是逐步形成个人独特的思想价值观念,不断吸取外界事物发展个人倾向的关键时期。人才的培养在这个阶段应该把握这个特殊时期,帮助学生建设学习正确的理念,促进个人素质发展。
     日前教育在整体人类发展中所占比例极大,帮助学生更高的发展,不仅是为了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为了以后人类社会的繁衍生息。在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认知,提高自身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人才培养提供空间。
2、我国目前教育内容中情感教育存在滞后性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加强情感教育,能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明确人生方向,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时代的要求来看,我国的教育理念存在极大地不稳定性和滞后性,没有明确的规定新时代下的教育改革方向,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尤其是在部分偏远地区,信息技术不发达,教育方式不全面,影响了当今社会学生群体的正常发展。同时,情感的忽视还容易造成学生心态的消极性,导致学习自信心不足,不利于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
二、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途径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建立优质学习环境
     在情感教学当中,让学生能够在相关的情境教育环境下学习是十分重要的。适合的情境环境可以更好的营造一种独特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从情感的角度把握和领会知识的“魅力”。

通过知识内容和情感的联合表达,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效率。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时代 背景不同,身份不同,学生可能无法完全体会作者的心意,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换位思考,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通过文章大的背景描述,体会作者的写作心境,增强学生的带动感。
2、培养学生思维养成,加强与实践的互动交流
     情感教育的培养主要还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整体成长,而学生的整体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于学生本身的思想建设。情感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能够更好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可以不断地丰富个人情感建设内容,巩固和加强自身的思维导向,强化思维模式。通过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摸索作者情感表达的深刻含义,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各种情感表达。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初中语文的过程中,由于十分缺乏相关情感的共鸣,所以十分排斥写作文的环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由命题,半命题再到自主命题的阶段,通过思维引导再加上优秀作品赏析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教师要通过课后的作文分析,帮助学生进行文章润色,提高学生整体水平,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
3、增强教师专业素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由教师牵头引导的,学生学习内容的源头在于教师的教学内容。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学校应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相关的教学内容,转变教育理念,重视教学情感的培养。同样,教师自身应该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增强自己的教育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同时根据情感教学需要,创新教育方式,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跟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正确的情感表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知识进行“形象展示”,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习环节变得生动起来。学生也可以借助特殊的表达方式,把握文章情感,学习相关的知识。教师还应该加强学生的交流能力,鼓励学生不断地思考,帮助学生形成探索式的学习,增强求解能力。
结束语
    随着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地发展创新。初中语文的教育更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表达,通过文字魅力,搭建学习的桥梁。在教育活动中,逐渐丰富情感教育内容,加深情感教育研究,鼓励学生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吸收,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兴瑞.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07):152-153.
[2]潘晓婷.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性探究[J].汉字文化,2020(12):110-111.
[3]邵青.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华夏教师,2020(17):82-83.
[4]张俊英.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20(04):40.
[5]张海涛.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甘肃教育,2020(07):67.
[6]常小霞.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