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5期   作者:刘琼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了新的发展策略,如何借助物理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了初中物理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刘琼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龙川镇海子山初级中学   6752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了新的发展策略,如何借助物理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了初中物理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创新能力作为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物理教学的价值和质量。因而,本文重点研究了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及其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前言:创新能够有效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学生的创新能力标志着整个国家的创新活力,初中物理学科担负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光荣任务。因而,教师需要在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包含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为我国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教育改革背景之下,社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之中,可以有效的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师可以用充满创新意识的课堂激发学生个体创新的活力,培养学生对新型事物的适应能力。此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发现和研究新事物,最终实现初中学生物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开放教学空间,鼓励学生创新
    开放的课堂环境可以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优秀的平台。因而,教师需要改革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采取新型的、开放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进而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创新,并对学生展现出的创新精神进行适当的鼓励。
         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中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发言,并为学生展现自我创造条件和提供平台。例如,讲授《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试想一下,你在操场上和同学一起跑步,你们想比一比你们谁跑的速度更快,你们应该怎么比呢?你会怎样来测量你们跑步的速度呢?”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的主动思考,将学生带入到自主探究的情境之中,随后,教师再邀请学生回答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学生可能会提出自己的观点,虽然可能不会很全面,但都十分具有价值。例如,有的学生回答道:“我觉得我们可以一起起跑,跑一分钟。谁跑的远谁的速度就更快。测量速度时可以用跑的距离来除以时间。”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再继续引导学生创新:“这位同学说得很好,但如果另一位同学起跑位置和你不一样,你又该怎么测量跑步速度呢?”在该案例中,教师通过在课堂导入物理相关知识的问题情境,开放了一个宽容的教学空间,并在这个包容、开放的空间中引导学生发挥创新、创造能力,尝试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地培养创新能力。


(二)鼓励学生质疑,激发课堂活力
质疑精神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善于质疑能够帮助学生能提出许多的全新的观点,不论对错都可以在验证后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完善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因而,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现存物理知识结构体系进行质疑,并在质疑中完善自身的物理知识体系框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笔者在第一节物理课前,一般都会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十六世纪左右,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由落体理论——物体在高空落下的快慢和物体的重量有关,也就是重物落的快,轻者落的慢。当时的人们对于这一理论深信不疑。直到伽利略提出质疑,假如一块大石头以一种较快的速度落下,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一块较小的石头则会以较慢的速度落下。要是将这两块石头绑成一块,那么这块新的石头会以何种速度下降呢?伽利略因此在比萨斜塔开展实验,将一个一百磅重和一个一磅重的铁球同时从塔顶抛下。众人惊讶地发现,两个铁球差不多是平行着落到地上的。也就是说,千百年来人们深信不疑的物理理论一直是错误的。”这个故事虽然经过一定的美化,但其中心思想与物理教学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那就是,鼓励质疑,大胆创新。由此可见,引导学生质疑权威知识和人士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活性,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开展趣味物理实验,带动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物理概念化教学,已经不再适应当今时代背景下,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如何突破物理课堂的种种约束和限制,以促进学生的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教师的关键目标。因而,教师应该改进物理教学的过程,在开拓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创新教育,还包括学生的自主创新性。所以教师需要对初中物理的教学实验进行改进,增加更多有趣味性的实验,以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时,给予学生自由实验的机会,通过开展趣味物理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运动和力》的时候,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运动和力》。我们都知道,生鸡蛋是非常容易碎的物体。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生鸡蛋从3楼高落下却不摔碎呢?请同学们在课后开展实验,自行制作一个装置,来保护脆弱的生鸡蛋吧。设计出的实验装置最轻且达到要求的同学就是此次“保护鸡蛋”比赛的冠军”第二天,学生们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保护装置,总体可以分为:“防护型,用各种减震材料把鸡蛋包裹起来,达到保护目的;降伞型,顾名思义,学生利用降落伞的原理,增大了空气阻力,让鸡蛋连同整个装置平稳落地;不倒翁型,学生通过降低重心的方式,让装置像不倒翁,从而使得装置能够以一种稳定状态下落”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们开动脑筋,设计出了各种思路不同的装置,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结束语】: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对于学生们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多方面的努力。而教师需要做到,开放物理教学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课堂潜在活力;开展物理趣味实验,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魏志朋.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硅谷,2009(16):171.
[2]徐莹.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读书文摘, 2016, 000(034):364-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