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导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探究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5期   作者:蒋建辉
[导读] 教育教学的改革是不断前行的方向,时代在大步前进,因此,教育教学也需要不断的改革与发展,就其当代社会条件下,对于人才的培养更是非常注重。
        蒋建辉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湖南 岳阳414600
        摘要:对于中职而言,其学科的设置都是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为其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其中语文科目的设置则是帮助学生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化素养,加强思维的各项能力如逻辑思维能力、理解思维能力等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是不断前行的方向,时代在大步前进,因此,教育教学也需要不断的改革与发展,就其当代社会条件下,对于人才的培养更是非常注重。
关键词:职业素养;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引言:
专职院校的设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中职也是一样。其主要是使得学生在步入社会与企事业单位的前提下,掌握及培养其基本的各项能力。也就是说,对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中职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扩展学生的语文文学水平,其在对于职业素养方面也具备一定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进行教育改革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对于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育及引导。
一、创设教学方法
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使得新型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最常见的例如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等,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则可以借鉴此类方法,结合教材内容及培育方向,选取适合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教学[1]。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例如,在学习《我的母亲》这一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母亲,比如,母亲的职业,母亲曾经经历过什么有趣的故事,与母亲之间一同去过哪里等等。再由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与大家共同分享,然后结合课文,分组进行讨论,说说与课文中所描述的有哪些区别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使得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也同样得以提高;此外,课堂的交流与互动更是一定程度上凝聚了学生的感情,使得促进学生具备团结意识。
二、鼓励学生拓展阅读
语文的学习在设计上是以范例的模式创设的,其主要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会学习,能够主动的学习。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补充,同时在进行教材内容的讲解时,给予相应的知识拓展。

例如,《工作,从卖灯泡做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媒体的形式,收集各种各样与灯泡有关的资料,同时整合销售有关的内容及短视频,等这些准备工作充分完成时,即可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如在给学生普及灯泡知识前,可以询问学生“大家见过灯泡都有哪几种?”,以此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当学生将其种类说出来后,教师则可以将提前准备的灯泡图片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补充与完善学生的回答;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将买卖灯泡的小视频放映出来,进而对学生进行提问,如“他在卖灯泡的过程中都用了什么样的方式?其表达的语言是怎样的?他的做法正确吗?”“如果让你卖灯泡,你会以怎样的方式将灯泡售卖出去?”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进行判断,在思维拓展的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职业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经整合后从而分享给大家。例如,在学习《走向未知的世界》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世界上仍有很多是我们平时无法接触到的,那么世界上都包含了哪些秘密呢?”,然后由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科普。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学生的知识领域得到了拓展,在与同学分享时也提升了自身的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时,实践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同时,语文是提高素养的作用力学科之一。因此,教师还应当结合实践进行教学,丰富其实践活动。例如,在校内实践的设计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小组辩论赛,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比如《人脑与电脑》的课文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题目,“你认为人脑与电脑哪个更聪明?”等。如此具有争议的问题,必然会出现两种答案,即“人脑比电脑聪明”、“电脑比人脑聪明”。教师则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由不同意见的学生分别组队,在学生进行辩论的充分准备后,进而组织进行辩论赛的开展。除此之外,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即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步入正式工作前提前锻炼其职业能力的形成[2]。例如,《校友职场感悟采访》教材课程的设计中,教材已帮助教师设计了实践方向,教师则可以将此活动具体的实施下去,以两人一组的形式,让学生合作完成实践活动,比如,一人进行采访,一人进行记录总结等,最后两人合作写出一份采访报告与大家分享。采访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实践锻炼,显而易见,不仅对于思维进行了锻炼,对语言组织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同时,对于学生职业的选择也是一种指引,也就是说,通过采访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切实地感受到自己是否适合采访工作,是喜欢还是惧怕,这为其未来的职业选择也提供了方向。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实践不仅是职业能力的锻炼,也是职业素养的提升阶段,此外,对于学生职业方向的选择也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职业素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综合素质的体现,无论是从基础素养还是道德素养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只有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才能使得企事业等单位的发展得以健康有效的发展,也就是说,只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才是使得其个人及社会等步入正轨的前进方向。因此,职业素养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采取教学模式时也要注意将职业素养的培育融入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陈买爱. 中职语文教学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探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 000(017):182-183.
[2]董丽. 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J].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