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策略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5期   作者:王杰
[导读] 解决实际问题是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学习实现数学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王杰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一实验小学   251100
        摘要:解决实际问题是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学习实现数学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客观反映了数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本质。在传统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实现应有的教育目标。数学教师应该科学组织教学活动,才能实现相关课程改革的有效落实。?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解题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作为教育中基础科目之一,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今后学习的深入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解决教学作为学习的一部分,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在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
一、小学数学解题教学的现状
(一)内容脱离生活
在一些小学数学课上,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做知识的搬运工,将数学教材上的知识和内容转述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利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单纯的数学问题,而没有将这些数学知识同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实际情况进行联系。使数学教学同学生的生活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情况很难使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较高的兴趣,同时也会对学到的数学知识印象不深。
(二)情景创设过于形式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景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思维。但从目前较多小学数学老师创设的问题情景来看,存在过于重视形式的现象,即创设的问题情景停留于一个个事物的展示环节,并未对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重视,这样的创设问题情景方式没有任何的实质意义。为此,想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的有效性,就需要老师从激发学生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两个视角着手,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心理特点的问题情景,真正给学生提供思维活动构架的搭建机会。
(三)解题方法单一
数学是一门非常缜密的学科,每一道数学题都有非常标准的答案,但是得到这些标准答案的方法却不是单一的。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将教科书中所罗列出的问题解答方法讲授给学生,而没有将其他的解题方法向学生进行扩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数学思维的建立和成长。并且当一些学生主动的提出用其他方法进行解答时,教师还会对这些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否定,极大的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解题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题目
小学生年纪小,生活经历很少,逻辑思维也比较差,在解一些难度稍微大一点的题目时,就会出现惧怕心理,不知道如何下手。而实际上,许多数学信息看似比较复杂的应用题,包含的解题方式都比较多,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得出正确答案。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对应用题的类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解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在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多鼓励学生,让他们能够大胆的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分析问题,从而获取科学的解题方法。
(二)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景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年龄较小,对于无趣的内容很难有学习的兴趣。所以实际数学教学中老师创设的问题情景必须要体现出极强的趣味性,这样学生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便可以在轻松的状态中进行。因此,趣味性教学情景设计之前,老师需要先对学生的喜好、认知情感及思维特点等进行全面的了解,设计的问题情景要融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数学思维,这样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才能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相关内容时,就可以以学生非常熟悉且喜欢吃的水果来设计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景中顺利的理解、掌握与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三)拓展思维能力,找到解决方法
好的方法对于解决数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思维过程的渗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拓展,同时掌握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确保指导性问题有足够的立足点,并与教材中的知识高度相关。在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参考学生的实践能力,保证问题不会偏离或太难,从而减少和避免因未能解决问题而产生的挫折感。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提高对数学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也能够学到一些总结问题的思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点学科,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影响非常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客观要求,对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有效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落实素质教育的课堂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小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探讨[J].求知导刊,2019(52):35-36.
[2]冯松强,张彩荣.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与解决问题的策略[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70-171.
[3]覃家瑶.如何培养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