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课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5期   作者:王安庭
[导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手机和电脑成为学生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学生每天看手机的时间都超过了两个小时,大部分学生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
        王安庭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中都乡双林寺中学  031100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手机和电脑成为学生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学生每天看手机的时间都超过了两个小时,大部分学生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在这种大环境下,初中物理教师要另辟蹊径,熟悉并且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让初中物理教学焕发新的活力。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巧用微课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巧用微课;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引言
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喜爱程度,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课前预习、实验课的进行和课后复习等,是一个值得使用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进行。
一、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一般指的是通过特定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以让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成果为目的,通过具体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将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或者是内容展现给学生学习。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要求教师主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几乎全部的学习目标,课后配以适当的物理作业。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比较有限,初中生的学科比较多,知识繁琐,对于他们来说,学习任务比较重。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求教师要事无巨细地完成教学目标。微课的出现给传统的教学课堂带来了时间的延伸,教师可以将学生难以当堂掌握的知识点做成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物理的程度,在课后及时进行补充学习。同时,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掌握的内容可以在课后不断地观看直到自己完全掌握。这样对于教师来说可以节约一定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除了教师的面对面指导,也多了一个可以自主学习的渠道。因此,对于初中物理教师和学生来说,微课可以促进其物理教学的进行。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微课具备短小精悍的特征,几分钟视频内容囊括一节课知识要点,通过视频形象的展示复杂、抽象的物理知识,符合中学生认知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程主要内容。除此之外,微课可以吸引学生目光,对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有极大的帮助,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使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掌握课程主要内容,这样便可以提升课上教学效率。除此之外,物理教学主要由实验与理论两部分构成,但是部分学校因为教学资源欠缺,班级学生众多,所以无法为每位同学匹配足量的实验工具,使学生参与物理实验,这样很可能会使学生无法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实验所有步骤,从而会对学生理解理论知识造成一定影响。与此同时学生因为缺乏实践活动,并不掌握活动细节,这样在理解理论知识时,便会因为信息掌握不足,加大学生对知识认知的难度。
三、巧用微课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利用微课,能够为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难点
物理实验课堂需要准备较多物品和物理器材。

在实际教学中,这些物品和器材都很有限。初中班级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多,就容易导致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亲手进行实验和仔细观看物理实验过程,从而导致学生对物理实验学习难有较好的成效。教师如果用微课进行教学,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教学难题。教师利用微课可为学生播放完整的物理实验视频,不仅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物理实验中所用的每一种物品和器材,还能够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整个实验过程的细节。对于物理实验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对它们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制成小视频来供所有学生进行反复观看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实验知识,还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串联与并联》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串联与并联的实验教学视频。当遇到学生有不理解的学习内容时,教师应该将这些学习难点记录下来,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讲解,然后将这些讲解内容分别制成小视频,提供给学生进行反复观看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微课在初中物理预习阶段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都需要鼓励学生参与到预习过程中,了解整个课堂想要讲解的内容,解决在后续学习中所需要掌握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师对学生预习的引导也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在预习中的盲目性,提升学生整个学习效果。例如,在“物态的变化”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自觉积极地开展预习,提升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为学生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增加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理现象,例如冬天结冰、烧水水汽蒸发等,让学生通过这些现象观察都出现了哪些物态的变化。学生在视频观察中也能够更为清楚地认识到水结冰是从液态转化为固态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都存在哪些物态的变化。这样的方式既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物理基础知识又能够让学生将物理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微课在物理课后总结中的应用
课后总结是对整个课堂教学内容的概括,在不断的归纳中为学生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体系,提升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的效率。但是,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仅仅是一个教学入门阶段,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也需要对所学习到的内容进行总结。教学中一旦为学生充分地灌输相关的内容,那么学生学习压力也会大大增加。所以,教学中教师需要更为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应用微课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学生也会针对课上没有掌握的内容进行反复的复习,加强对所学习到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巩固。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微课在课堂导入、实践教学和课后复习中的应用,将其应用于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切实发挥出其优势,促进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朱东荣.借用微课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6):144-145.
[2]吕健.浅谈如何用微课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J].求知导刊,2019(40):40-41.
[3]郑秀玲.巧用微课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刍探[J].成才之路,2019(24):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