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5期   作者:彭叶生
[导读]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当代社会教育行业对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活动所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
        彭叶生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潭埠镇小学  336104
        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当代社会教育行业对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活动所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与以往相比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期望能将素质教育与之完美融合。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小学教育的逐渐发展,与以往相比小学数学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生硬、死板的“应试教育”,而是将更多的教学发展目光逐渐投向学生素质化教育,在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同时,确保学生数学成绩的全面提升,同时推动学生合作学习、语言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在此教育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便应运而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有效应用;教学过程
引言: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教育,属于基础起步教育活动,整体教学改革过程更加注重学生团队合作学习意识以及学生自我学习主动性与探究性的培养,与应试教育相比其学习的重心更偏向于学生团体。而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际上便是通过小学教师在课堂中的科学指导,让学生以小组团体形式为单位进行组员的组织与分配,其目的在于促进学会之间进行合作与交流学习活动,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团体学习模式。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正式开展期间,小学数学教师理当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工作的科学分配,并同时保障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体现,从而为构建小学数学高效学习课堂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就此展开相关论述
一、借助现代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促进学生学习活动顺利开展
小学阶段,作为小学生学习生涯起航的重要时刻,教师在整体学习与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其对学生所造成的影响甚至远超父母,因为优秀的教师往往能对学生产生不可思议的影响。但是在实际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发现,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受到生活与学习经验的影响较大,在日常学习活动正式开展期间,对数学抽象性知识的整体吸收与掌握过程较为困难。同时,在面对数学知识的时候,无法倘然面对,更提不起丝毫学习兴趣。因此,针对此类问题现象,当代小学数学教师,在正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期间,可以充分借助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优势,将数学抽象性知识赋予“生动化、形象化、趣味化”特点,为学生逐渐降低学习难度,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素质教育理念贯穿始终。
例如,在进行“看图找关系”的课程教学活动开展期间,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推动学生在整体合作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我逻辑思维转换能力,首先需要做的便是针对学生学习个体化的不同,展开相关小组成员科学分配工作,同时让学生自由发挥、自主思考,在与组员探讨学习中对图案进行分析与整合,并根据图形与所提供的信息找出其中的变量关系,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形成高效率的解题逻辑思维。如此一来,既降低了数学课程的整体学习难度,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真正达到“双赢”的学习效果。


二、巧妙提问,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欲望
数学作为理工性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小学教师便可以对问题进行收集与整理,在牢牢抓住问题关键点的基础上,以课堂提问引导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合作探讨积极性,将学习兴趣进行充分发挥。
因此,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更需要充分结合实际课堂教学内容,对合作学习期间所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进行巧妙设计,并逐渐引入课堂,从而让学生探讨问题的时候,进一步提升彼此之间的合作能力,在相互帮衬下感受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进行“圆”知识内容的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与学生之间展开对话活动,做出与提问相类似的疑问阐述:“同学们,大家想一下,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呀?”,这种连接性提问方式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聚拢学生课堂注意力,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思维,帮助学生塑造更好的合作学习环境。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将生活中所常见的“圆”以画图的形式进行呈现,并从中评选出前三位给予相应的奖励。如此一来,便能保障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为有效提升整体课堂教学水平与教育质量奠定基础保障。
三、通过设计趣味性课堂学习活动,全面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小学数学教师,在正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期间,还可以通过对课堂内容趣味性设计,来充分活跃整体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摆脱“枯燥、死板、单一”课堂氛围的影响与干扰,同时还可以通过小组探讨环境的渲染与提升,进一步推动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整体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对整体学习过程的理解更倾向于“边学边玩”的形式,尤其是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更是如此。因此,现如今当代小学教师,在进行日常学习活动开展中,更需要懂得如何充分结合学生不同个性化学习方式、学习兴趣点,在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为学生开展一系列小组学习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有效提升整体学习与合作效果。
四、积极采用多维评价方式,不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身心发育尚不完善,其心灵与成年人相比更为脆弱,在学习过程中,更渴望得到教师的赞赏与肯定,同时在教师的积极鼓励与表扬下,小学生才能有效提升学习自信心,在学习上更具动力,表现的更加积极。但如果他们没有得到教师的表扬,自尊心便会受到打击,小组合作的积极性也会下降。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地倾听学生的成果,分析总结他们的答案,并给予明确的、鼓励性的评价以及合理的建议,让学生心理能够得到满足的同时,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针对现代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我国当代社会小学数学日常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相关应用策略进行详细分析与探讨,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淑英.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28.
[2]王瑞.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593-594.
[3]平雪.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251.
[4]薛鑫芳.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具体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0,22(10):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