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5期   作者:孟维强
[导读] 网络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样的新的时代背景也要求有新的教育环境。
        孟维强
        山东省惠民县何坊街道毛刘小学  山东惠民  251700
        摘要:网络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样的新的时代背景也要求有新的教育环境。小学是学生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同时数学相对其他科目更抽象,学生对数学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新课改的提出,进一步重视因材施教的理念,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影响当前小学数学教育质量问题的因素,同时结合实际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希望能为教育事业的进步提供参考素材。
关键字: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教师们逐渐意识到教育理念革新的重要性,在教育方式的创新方面相应积极,提出了大量适应时代需求,同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的宝贵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1]。但是教学质量不是简单的成绩提升,改革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受传统教育模式和升学制度的影响,当下的教育工作中仍然有很多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1.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群体观念落后
          在数学教育上,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强调知识的传递,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把知识给学生讲解出来,忽视了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很难完全改变,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灌输的形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2],只能有部分学生能够学会,这种亦步亦趋的学习状态大大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从长远来看这种观念落后的情况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涯,并严重阻碍新课改的发展进步。
     1.2 教学内容联系实际不紧密
          小学时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每个学生的智力情况、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总结能力等发展速度都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群体给以针对性、有层次的沟通引导。互联网的进步带来了大量的新鲜事物,而学生群体对新鲜事物的接触是驳杂的,但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很多教师一味的以课本为主,按经验教学,这种脱离现实的教育方式很难被学生接受,自然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最终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3]。
     1.3 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较少
          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教学手段以板书为主,文字和简单图形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当下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形式、内容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影响着学生对不同渠道信息的接受能力。部分教师群体对于新鲜事物的了解和应用反而没有那么及时和深入,这种情阻碍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以文字和简单图形教学,学生信息理解成本高,教师教学成本高的弊端,需要应用开发更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2.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案
     2.1 完善教育基础,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群体始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其素质的提高是一切工作的前提。一方面要求教师群体深入理解新课改的要求,拥抱变化,走出舒适圈,改变教学方式,不可再一味的进行知识灌输,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本质,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数学魅力,培养终生学习,快乐学习的价值观,为学生的学习生涯负责。另一方面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全面的教学方法培训支撑,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到新课改要求的因材施教[4],教学难度有明显增加,为了帮助教师群体快速适应新课改要求,首先要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从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出发,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最终进行教学模式的复制。教师群体内部要不断总结整理方法论,为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添砖加瓦。
     2.2 转变教学观念,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教学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呈现出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状态。新课改要求下,这种学习模式无疑是病态的。教师群体首先需要从自身出发,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一切教育工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数学综合素养角度出发进行设计[5]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就有很多方式可以选择,落到实处,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内因外因都要考虑。从内出发,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小学阶段学生们对于老师的鼓励是非常看重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胜负心;从外部分析,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跟好的融入集体,进入学习状态。
          以实际教学为例,在小学阶段学习图形的课程时,教师通常都会讲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但是从实际出发小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还处于萌芽阶段,很难理解稳定性不稳定性具体所带表的概念,那么就可以结合实际场景,拿出一些建筑图片和机械构造图片,让学生们找出其中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同时对于表现积极地学生给以鼓励。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地方要做成三角形,之后可以拿出几张纸板制作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模型,让学生们自己动手体验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哪些可以变形,那些不可以。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参与难度较低,大部分学生可以参与讨论,另外一方面,学生们自己动手体验对于“稳定性”一词的理解可以更加深刻。
     2.3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
          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低,同时数学课又相对抽象,比较难理解,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情况下,小学生能保持注意力的时长大概为10~15分钟,但是如果能调动小学生兴趣的话,注意力集中地时长可以增加十分钟左右。传统的教育工作中,大部分数学应用题设置的场景合理性不是很高,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往往会被一些错误信息误导,不利于学生的综合成长。这时借助多媒体设备制作一些简易的动画课件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6]。
          例如小学课程中经常出现的路程时间问题,“小华出门忘带作业,小华的妈妈发现后骑车去追小华,已知小华的步行速度是每分钟50米,小华的妈妈速度是每分钟150米,小华已经出门10分钟,请问小华的妈妈需要多久才能追上小华”,类似的问题还有水池注水排水问题,学生初次接触时需要一定的时间理解问题的模型,但是如果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制作出的课件就能很直观的展示具体情况。一方面方便了学生对问题的了解,一方面也能解释一些应用题的合理性,增加学生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理解,最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结束语
         本文结合时代背景,新课改要求等综合因素,围绕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展开讨论。分别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分析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高度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行之有效的落地措施,为新课改要求下小学数学教育质量问题的研究提供可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黄丽琼.浅谈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J].科学咨询,2020,(32):258.
[2]胡晓梅.基于新课改下改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质量的探讨[J].读与写,2020,17(11):192.
[3]杨小兰.基于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0,(62):93-94.
[4]曾晓霞.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20,(43):53-54.
[5]刘泽秀.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J].家长(上旬刊),2019,(12):139,141.
[6]秦志强.新课改下改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质量的探讨[J].魅力中国,2020,(14):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