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5期   作者:赵文青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和推广,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衣食住行中的一部分,也渗入到小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赵文青
        哈尔滨市虹桥第二小学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有教育专家曾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由此看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关键词: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和推广,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衣食住行中的一部分,也渗入到小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成人相比,小学生还不具备基本很强的辨别能力,道德观念不明确,习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喜好判断事情的对错,网络时代,各种思想蔓延,包括积极思想和消极思想,其中消极思想已经成为小学生成长中的一大威胁。学校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载体,小学班主任要认识到这一问题,做好网络时代背景下小学生德育教育这项基本工作,引导小学生形成科学的网络观念和学习观念,避免网络对小学生身心发展产生负面作用。
1 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1.1 使学生有了更多接受德育教育的渠道
在传统德育教学方式下,小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被迫接受知识,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德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佳。而在网络环境下,增加了小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途径。例如,可以建设专门的德育网站、开发德育APP等,使小学生在课堂以外也能积极参与各种德育网络教学。
1.2 德育素养较低
许多小学班主任由于自身德育素养较低,他们并不能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学生自身而言具有何等的重要性,仅仅看重学生是否拥有更高的成绩,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学生无法养成更多的优秀品质,反而会模仿教师将自身更多的心理追求运用在躲避教师的责罚上,而教师不仅不能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无法在教师的带领下敢于直面困境,犯了错误、不敢承认,让他们朝着越来越偏的方向进行自身的成长,不仅不能接受到更加细心的教导,同时教师也进行了更多的言语讽刺,让学生和班主任的关系不断的僵硬,让班级管理朝着一个反的方向进行了南辕北辙的效果收获。
1.3 小学生的网络观念与健康观念并不正确
有些小学生夸大了网络的功能,认为通过网络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比如可以搜索到各种学习资料,甚至认为网络也可以完成作业。小学生认知能力低,经验不丰富,面对网络中充斥的大量信息,尤其是物质主义、过度消费主义和奢侈主义等会给小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这也对班主任德育工作带来挑战,加大了德育难度,班主任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制定更科学的方案,才有可能纠正小学生错误的价值取向。小学生对周围的事情有着高度的好奇心,擅长模仿各种行为,包括网络中的负面行为,导致小学生向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2 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2.1 转变观念及早渗透德育理念
洛克强调儿童年龄越小,自身的理性越少,就越应该及时管教受到权威的约束。学生的道德发展有一个关键时期。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缺乏社会阅历、是非观念淡薄,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可塑性强、喜欢模仿。这些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教师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德育的启蒙教育,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今仍然有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生只是不懂事的孩子,他们的一言一行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只是不成熟的表现罢了。因此,教师在这种无意的纵容和忽视中,错过了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机。并且,学生们的恶劣行径由于无人制止而越发肆意。班主任作为道德教育的“掌舵者”,必须要转变观念,抓住小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重视对小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培养。班主任自身要加强对德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了解国家的政策,充分认识到德育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2 营造良好的班风
小学班主任要积极营建一个良好的氛围去规范学生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做一件事情首先要有这样的思想,思想决定了我们采取怎样的行动方式,而行动的方式慢慢的会养成一定的习惯,习惯便会真正的形成我们看待的方法。所以,在日常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要充分给予学生一定的情境。让他们在良好的范围内去培养自身一定的出发点和方向,慢慢的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但是在这一目的实现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加强班风的建设。我们要使学生首先具备养成良好习惯的环境,让他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具备这样的意识,才能将这样的意识能够很好的运用在他们的出发点寻找过程中。比如说我们要求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要端正自己的笔记,保持作业本的整洁。那么我们就要积极的时刻督促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表现好的同学可以进行更多实质性的奖励,让他们首先有这样的思想,然后不断地养成习惯,将习惯指点自己的行为。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要积极地运用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让他们能够有目的、有自信地去进行德育习惯的养成,在良好的班级氛围内,大家都会去进行自主的能力培养,使个人素养的提升有一个道德水准的参考依据,使自己言行举止的规范更加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2.3 联络家庭,提升德育管理品质
学生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家中上网的,所以班主任要和学生家长多联系,共同对学生的网上时间进行管理,很多家长已经认识到上网对学生的各种负面影响,也通过各种手段抵制孩子上网,但是效果并不显著。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班主任、学生和家长可以共同进行网络互动,三方之间展开有效的沟通交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网络游戏的危害,家长也能够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给学生施加正面的影响,指导家长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班主任和家长进行合作,以科学的方式管理学生上网行为,是进行德育管理的可行途径。智能手机和家庭电脑已经非常普遍,家庭联网率也非常高,网络德育管理中,家长参与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教师要和家长建立联络机制,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第二,为家长教育学生提供指导,尤其是技术和思想方面的指导,让家长能够主动以网络的形式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正确引导学生上网行为。第三,班主任要了解家长的工作情况,对学生管理中家长的疏忽方面,采取补救行动,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上,为学生打造良好的上网环境。第四,班主任、家长和学生进行网络互动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提前设计好互动话题,创造积极愉悦的互动气氛,在互动中搜集各方面信息,实现互动作用的最大化。
结束语
总之,班主任首先要从自身的问题上进行认真的分析和不断的解决,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角度上了解学生自身学习和成长的变化,运用更加先进的手段和教育理念影响学生自身德育素质的成长,要让他们明确拥有一个更加正确的思想观念是多么的重要。要让他们感受到德育品质的良好行为带给自己的积极意义。使他们在接下来的德育活动参与过程中具有更强的目的性,让他们更加的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优秀的德育品质彰显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周春艳.花开有声,以德育人———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规范[J].好家长,201 8(A0):87.
[2] 张誉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德育教学发展[J].学周刊,2019(2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