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学科的情感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5期   作者:赵忠艳
[导读] 思想政治课程是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以树立学习者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为目标的一门学科。
        赵忠艳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  666499
        [摘要]思想政治课程是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以树立学习者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为目标的一门学科。学科情感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教学。
[关键词] 培养 、思想政治、学科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情感是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一种态度。情感产生于客观事物,又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目标的奋斗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情感产生于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又对思想政治学习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学科情感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消极的学科情感起消极的阻碍作用。本文所说的培养学科情感是指培养积极的学科情感。            
一、思想政治学科情感的培养是全面落实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需要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现代教学要摆脱唯知主义的束缚,进入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轨道。当前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和过程被提高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
初中阶段政治课称为思想品德,共5本教材,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分为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几个方面。
(一)初中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所以此阶段的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为以下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例如养成关爱社会奉献祖国的情感、形成诚信友爱的价值观等。2.能力目标:例如提升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3.知识目标:例如知道诚信友善的含义、了解基本的道德规范等。
(二)高中阶段政治课称为思想政治,分为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三大模块,以及支撑上述三大模块的生活与哲学,也就是认识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生活领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且高中生是增长知识与才干的重要时期,在认知水平及生活经验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与积累,涉及到的知识较多,所以应以知识目标为首要任务,相应的此阶段的教学目标应设置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例如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与法制观念、知道基本政治概念、理解民族精神文化、知道唯物主义与辨证法等。2.能力目标:例如养成自主学习探索相关知识的能力、识别哲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能力、能独立思考基础疑问并进行反思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例如养成尊重权利与法律以及追求公平正义的意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等。
总之,在教学目标的设置过程中,尤其注意的是初中阶段的与高中阶段的区别。因为初中阶段情感教育更为重要,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旨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可见,情感是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附属的,而是具有独立意义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不重视情感培养,就不是全面落实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思想政治学科情感是思想政治教学情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思想政治教学情感目标,必然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情感。
     思想政治学科情感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起巨大作用。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大家知道,思想政治成绩好的学生都是思想政治学科情感丰富的学生。有人曾调查了参加第一届到第四届全国中学的学生对九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情况,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感兴趣的学习成绩就拔尖,这一结果反映出兴趣(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还有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兴趣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本学科的兴趣(积极的学科情感)呈高度正相关,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不以学习为负担,而以学习为享受,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获得的一切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爱因斯坦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其理亦源于此。
     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时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比较好奇,能意识到思想政治知识在国际政治地位、个人的精神价值观、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想学好这门学科,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一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逐渐从主动变为被动,甚至还有不少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不都是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中积极的情感因素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建立起积极的学科情感,失去了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思想政治学科情感不仅对学生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起重要作用,而且还对探究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等教学目标的落实起着促进作用,总之,思想政治学科情感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需要。
  社会上许多家长都是关心自己孩子的智商高低,智育效果。认为智商高低决定着孩子的发展前途,高智商等于高成就。然而,许多事实研究表明,取得成功的往往不是仅有智商,而是具有良好的情商的聪明人。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戈尔曼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人的成功要素中,智力因素(智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情商)。智商只能为学习知识提供良好的智力条件,但并不等于学好了知识,只有热爱学习、勤奋、刻苦,又善于学习,不断自我激励,锐意进取,情商高的学生,才能最终取得学习上的成功。通常情况下,人的智商主要是先天带来的,情商却是后天培养和提高的。其中,正确的教育和积极的引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情感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情感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都得到和谐发展,把传授知识与情感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力争取得实效。
   (一)热爱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提高自身修养。热爱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有良好的素质是教师培养学生学科情感的必要条件。“言为心声,情动于意而形于色。

”如果没有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哪会有讲课时津津乐道的热情和笑容可掬的神情呢?又哪会获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呢?教师应敬业为先,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中去,不断自我完善,以饱满的、积极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搡索物理世界的奥秘,这样就会对学生学习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消极情感是学生消极学科情感的成因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保持积极的工作情感,教师具有积极丰富的教学情感,才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思想品德课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是乐,这就体现了积极的学科情感,反之,则是消极情感。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当人们通过面部表情以及声音的变化等把情感传达到接受对象时,主体的情感便对客体产生感染作用,对客体产生影响,产生与主体相类似的感觉。而在当前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为数不少的老师或因缺乏足够的专业思想和教学热情,或因片面认为思想政治教师讲授的是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只要用符合逻辑和讲理的语言去说明事理就可以了,致使在课堂教学中表情麻木冷漠,讲授平淡无奇,以致造成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学生则易不专心听讲,不愿回答老师的问题,对老师布置的任务马虎敷衍,久而久之则形成对思想政治学科的消极情感。热爱教师职业,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防止和克服教师消极情感的产生。
(二)培养师生情感。师生情感是学科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师有情感,才会对思想政治学科有情感。情感是打动学生心灵的秘诀。教师的情感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学生的情感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自己的表情,将蕴涵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表现出来,同时融入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积极情感、自觉地感染、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在知、情交流中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做到教师爱学生,学生喜欢老师。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应过多地苛求、指责,让每位学生都感到老师的爱和期望。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但由于中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因而教师处在主导的地位上,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的不同,群体和个体的差异,主动采用相应的感情交流途径与方法,要正确理解“师道尊严”的内涵.清除盲目的“唯我独尊”的心理,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仁爱情怀,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主动积极地营造融洽师生关系。
  (三)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科兴趣是学科情感的重要构成要素。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扬振宁教授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事实上,许多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成就,其主要原因在于对从事的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是兴趣促使他们专心致志地工作,从而产生灵感,在科学上取得重大发现或发明。陈景润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在逆境中潜心学习,忘我钻研,取得解析数论研究领域多项重大成果。正是陈景润对数学论有浓厚的兴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地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关数学的专著。为了能直接阅读外国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又攻读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因此,兴趣、情感是促进人成功途径。思想政治教学中适当采用生动有趣的例子,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锲而不舍的精神,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提高学生情商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和分组实验,小实验和小制作,课本的封面、插图和漫画、想一想议一议、阅读材料、科学家的故事、教学挂图和模型带趣味性的思想政治课问题去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乐趣中掌握知识。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心境是一种情感状态。情感教学最具体的体现,就在于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心境中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效果与一个人的情绪与心境密切相关。怀着愉快的情绪,充满希望和信心的心态去学习,其学习效果才会好。
历年来的高考状元学习过程证明,他们高考取得了这样好的成绩,一方面平时学习抓得紧,勤奋、刻苦、基础好;另一方面心态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考试时心理不紧张,心境平和,情绪稳定。心态好,使人的中枢神经处于积极的心态下,学生心理的实现系统、心理的动力系统、心理的调控系统与心理的供给系统均处于较佳或最佳状态,就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思维敏捷而灵活,想象丰富而准确。这就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把头脑已有的信息快捷地提取出来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相结合,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健康、向上、积极的心态,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良好的心理效应与智力效力效应。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心境,营造一种谅解的气氛,增强情感的宽容能力,循循善诱。师生要相互尊重、信任、情理交融,教学相长。教师要教育学生团结、互助、合作、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对学生应多鼓励,而不要过多的指责。坚持启发,激励和示范的原则。
(五)尽可能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的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特别是在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学内容要严格控制在必修课以内,千万不能根据高考要求,过早补充内容企图一步到位,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思品政治课教学有的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讲授---板书---讲授”近呼一成不变的教学手段,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必严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妨碍了其作为德育主渠道功能的发挥,更是与素质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结果不仅多数学生没掌握,而且严重影响了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应采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使厌学为愿学,变被动为主动,创造性地学。因此,有些知识宜随着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入。知识的考查,切忌难度过高,以保护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是种籽,他说:“只关心种籽而忘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因此,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应该成为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之,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影响的事情要么令人欣喜若狂,要么令人悲痛欲绝。所以思绪的起伏才是加强记忆的强行针,听课时紧跟老师的思路认真听讲、及时记录下你认为的重点和困惑的地方,这样日积月累,学习才会令我们对它产生感情,产生兴趣,学科情感便会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1]温友清,浅析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J]·开心素质教育,2014(5):42.
  [2]张亚先,在政治课教学中进行转变培养德才兼备人才[J],成才之路,2013年18期.
[3]邱南英,略谈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情感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