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千乘湖小学 山东 淄博 256300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新课改逐渐推进,探究教学这种方法在课堂教学当中得到广泛运用,其有效性获得多数人的认同。对于儿童来说,通过数学学习能够积累更多专业知识,有效培养其思维能力,进而为其后续学习及未来发展奠定有效基础。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教学的意义的基础上,着重探究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式教学
前言:在过去,多数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期间,只是对知识进行单方面的灌输,致使儿童只能被动学习。但探究式的课堂教学主要是让儿童在学习期间展开自主探究,同时自主构建适合自身的学习模式。开展探究教学期间,儿童处在主体地位,可以促使儿童进行主动思考,并且敢于探究,进而有效提高儿童的综合素养。所以,在数学教学当中对探究式这种教学模式加以运用,可以促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一、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教学的意义
探究式这种教学模式是指把学生当作主体,而教师通过对问题情境加以设计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儿童通过独立阅读、自主思考以及合作讨论完成探究,进而对知识和技能加以掌握。探究教学围绕儿童展开,同时在激发儿童兴趣这一方面起到重要意义,促使儿童在问题引导之下,在探究活动当中探寻有关规律,引导儿童站在不同角度对问题展开思考探究,促使儿童逐渐养成独立探究的良好习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对探究教学这种方法进行运用,除了符合新课改与核心素养具体要求之外,同时还能为提高儿童的实践能力奠定基础。所以,对数学教学中探究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展开探究意义重大。
二、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教学的策略
(一)设置问题情境,对探究目标进行明确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之中对探究教学这种方法加以运用,教师需设计合理、科学的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儿童进入到问题情境当中,从而引导儿童对知识加以深入思考以及探究。具体而言,在探究教学当中,数学教师需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儿童认知规律,设置儿童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儿童在问题情境当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培养其综合素养。比如,开展“梯形面积”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通过学校构建花坛这个事件来为儿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同时给出有关数据,积极引导儿童通过所学知识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一来,儿童可以在特定问题情境当中展开探究学习。而且,在此期间,可以有效提高儿童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开展合作探究,促使儿童深入理解知识
在探究式的数学教学之中,合作学习是一个最佳教学策略。
具体而言,数学教师在实施教学期间,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儿童实际情况,设计合作探究的具体问题。同时,按照组内异质与组间同质这一原则对儿童进行合理分组,把全班儿童分成多个小组,保证所有小组具有的综合能力比较接近,同时各个小组内部儿童的学习能力拥有一定差异,进而更好的推动各小组展开合作探究。在此之后,数学教师需发挥出自身具有的引导作用,保证合作探究可以顺利完成。比如,开展“分数除法”的探究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提出以下探究问题:假设要剪裁一条2米长的绳子,若想将其剪成相等长度的几段,一同多少剪裁方法?在此之后,数学教师可引导儿童通过合作探究这种方法,在亲自实践当中完成学习。这样一来,儿童在合作探究期间,除了能够提高儿童的探究能力之外,同时还能突显出儿童具有的主体性,有效提高儿童的综合素养。
(三)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儿童进行知识探究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因为儿童年龄比较小,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但是缺少抽象思维,儿童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期间,常常遇到难以理解数学原理及知识的现象。为此,数学教师需积极引导儿童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期间进行实践学习,促使儿童在动手操作以及亲身实践当中,把抽象知识进行形象化、具体化以及直观化,降低儿童的理解难度,提高儿童的学习效果。比如,进行“长方形的周长”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组织儿童进行动手实践,引导儿童对课本、教室及课桌长度与宽度进行测量,同时探究计算这些物体周长的方法。这样一来,可以促使儿童在动手实践当中对数学知识展开探究性的学习。
(四)鼓励儿童创新,提高儿童的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数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再加上受到以往教学理念较大影响,儿童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期间存在“对就是对而错就是错”这种现象,然而多数儿童几乎并不了解为何这是错的或者对的。所以,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摒弃以往教学理念,鼓励儿童通过对错误进行探究发现,同时尝试改进这些错误,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比如,开展“数的运算”复习教学期间,涉及到小数、整数及分数这些内容。所以,要求儿童在解题期间,对运算定律与运算规律加以熟悉,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进而快速找出问题解决的适当方法,同时尝试比对各种方法,进而从中筛选出一种最佳的解题方法。在此过程之中,儿童可以展开不同角度对解题方法进行探究,这样可以有效拓展儿童的解题思路,提升其创新能力,进而为其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结论:综上可知,在新课改这一背景之下,数学教师在开展探究教学期间,应当设置问题情境,对探究目标进行明确,开展合作探究,促使儿童深入理解知识,同时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儿童进行知识探究,鼓励儿童创新,提高儿童的创新能力,这样可以促使儿童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提升其学习效率,进而促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志坚.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32.
[2]刘斐.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数学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学周刊,2020(20):34-35.
[3]仲毓.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分析[J].学周刊,2020(2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