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芳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
摘要: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就强调过人的心理活动在学习上的主导作用。“思”就是指人们的思想、思维,也就是当今各心理学家研究的心理建设。“行成于思”,心理建设是学习成功的秘诀,也是声乐学习入门的一把钥匙。歌唱器官肌肉运动的支配,在许多方面并不是随意的,需要歌者的心理活动来调整。自信、缺少激情、恐惧高音、上台怯场等是很多学习声乐的中职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因此,在学生的声乐学习过程中,落实好歌唱技巧教学的同时,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建设,培养自信的学习态度、树立理性的学习目标、建立感性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
心理建设;自信;理性;感性
一、以趣授技,培养自信的学习态度
中职生,是一个并不太被社会认可的词汇。很多人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他们认为,中职生是一个不优秀的群体。很多家长,也是因为孩子成绩不理想,重点高中、普通高中都录取无望,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职业中学。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导致大部分中职生都存在缺乏自信的心理状态,这对于声乐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与此同时,声乐的学习过程还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例如,发声器官看不见摸不着、发声方法抽象,更多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都会使学生对声乐学习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失去学习热情。
二、因材施教,树立理性的学习目标
声乐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学科,它既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有严格的实践技能要求,同时还有非常独特的个体差异特征。比如从唱法上区分,声乐分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而从声部上区分,有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以及女高音、女中音。做为声乐教师,帮助每一个学生把握适合自身的声乐学习方向,树立理性的学习目标至关重要。
1、具备理性鉴别优劣音色的能力,提升审美高度。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同样,想要提高声乐的演唱能力,首先需要提升声乐艺术的审美高度,简单的说,有一双好耳朵是非常重要的。与明辨是非、善恶是一样的道理,当学生能够理性听辨出音色的优劣,以高质量的音色为学习标杆,懂得规范的歌唱需要具备张弛有度、自然统一的声音,才能树立科学的发声概念,并作用于自身的演唱。那么,对于刚刚过完变声期,声乐学习零起点的中职生来说,如何学会听辨音色优劣?如何鉴别一个歌者演唱方法是否规范?有没有做到声音的高位置、气息的平稳控制、音色的统一转换?这就需要声乐老师当好引领人的角色,多给学生创建优秀的欣赏平台。
2、学会合理的自我定位,找准努力方向。
对于声乐学科来说,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嗓音和腔体,声带的长、短、厚、薄,喉室的大小,体型的胖瘦,都会影响一个人的音色。如果不能理性分析自身嗓音条件,盲目跟风必将使声乐学习困难重重。例如:该生的音色是属于哪一个声部,适合演唱哪一类风格的声乐作品?练声曲的选择上也需要有一定的讲究。
三、以情带声,建立感性的学习过程
声乐教育家、理论家诺里爱曼.加尔西呀说过:“如果歌唱没有感情,不能也不可能使歌唱技术得以完善。的确,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歌唱的过程就是表达喜、怒、哀、乐的过程,每一个声乐作品都在表达一种情感。经常会有这样的情景,同一首作品,有的学生上课在老师的情绪引导下,可以唱得很流畅很投入。而自己在琴房里练的时候往往找不到课上的感觉;还有一些学生跟着歌唱家深情并茂的范唱一起唱的时候,激情满满,放松自如,技术发挥得也很到位,甚至平时有一些发声方法上的技术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这些例子总是在不断提醒我们,在训练技能技巧的声乐学习过程中,对演唱要有一种感性认识,学会以情带声地去巩固方法。
1、声训,想象中启发
在练声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懂得唱准旋律、唱对节奏,口唱心不唱。发声训练,虽然以训练发声技巧为目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在看似枯燥、单调、无内容的练声曲中挖掘潜在的情感因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在呼吸中、发声中都孕育情感,才能为“声情并茂”打下基础。例如:课堂上带领学生做哼鸣训练,我会启发学生想象自己与父母吵架了或者受了委屈很伤心的心情,带上哭腔或小声抽泣的感觉去演唱。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曾指出“方法是抽象的,感觉是具体的”。只有帮助学生实实在在找到具体、正确的感觉,学会全情投入歌唱,才算把老师的技术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2、作品,情境中表达
众所周知,情感的表达是建立在演唱技术的基础上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情也可以反过来带动声音技术的进步。这一点,在演唱作品的过程中有过很多典型的案例。尤其是很多乐感佳的学生,练声的时候技术上存在很多毛病,一唱作品,状态比练声好很多。这往往和充分理解作品内涵,学会带着情境感演唱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演唱艺术歌曲《梧桐树》,首先带着学生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情绪。作品通过“秋风、树叶、绿荫”等词汇对梧桐树如诗一般的描写,勾勒了一副风萧萧的凄美画面。“哦,听不见,哦,听不见”两遍自问,引发了作者对纯真的童年和青春的美好回忆,带着淡淡的忧伤。感怀的情感基调明确之后,接着引发学生给自己设定歌曲的情境画面:假如你站在秋日的梧桐树下,夕阳西下,秋风迎面落叶飘飘,你忽然想起儿时的伙伴,不禁开始吟唱…………于是,音色柔美,音量适中,呼吸如秋风拂面般流畅自如,时而轻声感叹、时而内敛思索、时而激昂感慨,在情境中表达是歌唱最自然、最深情的流露。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就强调过人的心理活动在学习上的主导作用。“思”就是指人们的思想、思维,也就是当今各心理学家研究的心理建设。“行成于思”,心理建设是学习成功的秘诀,也是声乐学习入门的一把钥匙,声乐教师应重视学生心理建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才能成功帮助学生迈进声乐的艺术大门。
参考文献
(1)谢莉莉编著: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用书《音乐》基础版(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林崇德著:《中学生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
(3)金铁霖著 :《声乐教学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8年版。
(4)王克 杜光著:《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年版。
(5)屠兰兰 罗迎春著:《中小学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吴文漪著:《思维、情感与音乐教育》,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