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6期   作者:李学贤
[导读] 近几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社会上关注的重点问题
        李学贤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城郊中学   
        摘要:近几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是社会上关注的重点问题,所以学校应该在对学生教学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在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对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会促进学生日后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就是指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在相应的成长环境下学生形成的长时间的比较积极的情感,同时对于未来抱有乐观的态度。这样的心理有利于学生自我发展的实现,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培养
一、培养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点实施方向
(一)学会培养学生的信念与希望
        对学生实施信念以及希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学会为自己制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发展目标,让学生对于远期与近期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目标性,还能让学生更好的将两者进行融合,并且根据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奋斗。信念,是学生形成良好意志力的基础,是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与学习的基础。希望,是学生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情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成长。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有信心面对困难,让学生有克服困难的自信,让学生保持积极的状态面对生活。
(二)培养学生真诚的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表里如一,待人真诚。对学生进行真诚品质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正确的看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让学生能够明白自己的优势,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目标的设定,并为自己真实的目标进行努力。让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更好的成长。并且让学生学会认真的对待身边的人,真诚的完成每件事情,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成长为更完美的自己。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与领导能力
        中学时期的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同时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培养,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究能力,还能让学生产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品质。对学生进行领导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多种综合能力的形成,让学生能够发现身边人的优势,提升学生的协调能力与全局观,同时还能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对学生领导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让学生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完成自己的目标,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
二、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教学方法
(一)转变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途径
        教师想要实现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教学,首先就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点内容以及学生实际的心理情况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明确更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主题内容。

教师还可以利用问卷、网络平台等等形式,明确学生的兴趣点,对学生实施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可以给学生组织情绪调控、考前解压等等主题活动,让学生能够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考前解压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分享自己在考试前的感受,并且分享自己在考试前缓解压力的方法,让学生在相互之间交流的过程中实现积极心理的创建。利用这样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对学生实施教学,还能满足学生参与学习的需要,让学生完善自己的心理,教师对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效果也会更好。教师在对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实施培养时,教师还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一起学习,将学生所在的班级顺序打乱,让学生与其他班级的学生组成小组,之后再对学生进行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情感体会,还能得到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二)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
        教师在给学生创建课堂环境时,首先教师应该明确对于师生之间关系的定位,教师更多的是活动过程中的参与者以及引导者。其次,教师才是对学生的心理氛围的创建者。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学生才能得到积极心理品质的创建。教师在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时,首先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在任何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实际体验感受都非常重要。教师为学生创建情境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学生才能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活动中,才能更好的感受到教师构建的内容。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一般会产生积极体验以及流畅体验两种状态。积极体验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好的完善自己,发挥自己的潜力,这样的心态更有利于对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培养。这样的体验感受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想开心的事情来达到。流畅体验就是学生能够脱离外界奖惩,利用自身的感受而产生的积极情感,这样的情感更有利于学生得到希望与信念的培养,同时也能够促进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总结:
        教师在对中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培养时,首先应该明确学生的特点,明确学生的实际需要,这样才能给出学生最科学有效的培养策略。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中,信念、希望、真诚、创造力以及领导力等等都是需要对学生培养的重点内容,所以教师在实施培养时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并给学生创建更好的环境条件,加强对学生培养工作的实施,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燕,葛爱荣.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调查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8(2):54-56. DOI:10.3969/j.issn.1007-0834.2019.02.011.
[2]苏亚光,訾非.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模式探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15):8-12. DOI:10.3969/j.issn.1671-2684.2016.15.003.
[3]罗燕 沈潘艳 杨惠琴.未成年人积极心理品质的效用探索——从网络使用与心理健康的视角[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2).
[4]雷晓元.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团体辅导对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研究[J].亚太教育,2015,5(14):41.
[5]高广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策略[J].大观,2016,(5):229. DOI:10.3969/j.issn.1003-5346.2016.05.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