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晖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 063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高中语文学科越来越重视在教学中发挥育人的功能。且高中生已然具备了基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其的综合素质,育人教育必不可少。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以此来为高中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发挥育人功能的有关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素质教育;育人功能
当前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不再是单纯地照本宣科,语文教师也不应当仅依靠教材来进行教学。这也就说明,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发挥自身的教书育人功能,通过深入研究语文教学的重点和方式方法来为高中生提供更为良好有效的语文教学,以此来体现出高中语文学科的先进性、实用性。
1.围绕语文教材,为高中生带来情感体验
为更好的发挥出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围绕教材来激发出高中生的情感波动,以此来为其带来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且在新课标要求的语文教学标准下,高中生对材料内容的感想以及态度也是语文教师需要去格外注意的。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根据教学重点来寻找合适的教材内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以此来“对症下药”的培养起高中生的共情能力。其次,高中语文教师还要在寻找到切合教学重点的教材内容后,深入挖掘材料的价值,将该教材内容所体现出的情感态度以一个便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高中生,以此来促使其对语文教材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我有一个梦想》为例,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为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可以让高中生先课前查询关于该篇文章诞生的背景,然后在课上带领高中生一段一段、章节有序的去研读文章,将每章节的总结性语句标注出来,然后让高中生自行分析马丁·路德·金在写这篇演讲稿时的情感;并试想假如自己身处在那个环境下,遇到这篇文章会产生怎样的感情......通过类似这样的教学来加深高中生对这篇文章的情感体验[1]。且在教学后,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向高中生进行提问,询问其在现阶段自认为的苦难是什么,而又该以一个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苦难,通过对比来使高中生建立对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的感想,以此来以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去度面对生活,真正达到了语文教学“育人”的效果。最后,高中语文教师还要在教学时对于教材文章上的重要知识点、重点考察内容进行着重教学,以此来使高中生在收获了语文知识及技能的同时,也领会了文章背后深刻的情感,从而为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作好充足的铺垫。
2.深入语文教材,提升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影响了其对事物的鉴赏能力、分析能力,且良好的审美能力也是新课标倡导下的语文学科综合能力之一。但传统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大多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没有过多的重视,这也使得很多高中生在面对文章时只会觉察其表层的含义,无法发掘其深层次的情感。为此,新时代的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中确保高中生能够接触到美好的事物,以此来提高其的审美能力。
且目前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是景色欣赏型的文章,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文章来开展审美教学,以此来提升语文学科的魅力。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荷塘月色》这一篇文章为例,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先组织学生自行阅读,并将在阅读时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内容标记好,接着在课上教师进行依次回答;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文章通读,对于描写景色的语句分析其的表达手法,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同时为更好的提升高中生对该篇文章内容的理解,语文教师还可以加以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的辅助。语文教师可以先让高中生根据文章中的描写自行想象出“荷塘月色”的景色,然后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色,使其将脑海中的抽象想象与实际的景色相结合,以此来进一步加深对该篇文章的理解。最后,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快结束时向学生提几个基本的问题,譬如“荷花盛开的特点是什么?”、“荷塘在夜晚时的景色大致是什么样子的?”等等,以此来提高高中生对“荷塘月色”的印象。长期以这样的方式教学下去,高中生的审美能力也会得到显著地提高。
3.根据语文教材,锻炼高中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交流与沟通的能力是一个人在实际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且随着新课标的要求要培养出高中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高中语文教师也应当根据语文教材来锻炼高中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为了应对高考学生大多对语文知识死记硬背,这十分具有局限性,因为其虽然能在短期内提升高中生的语文成绩,但是并不利于对高中生综合能力的长期培养。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在语文课堂上增添交流与沟通的内容,为高中生提供锻炼沟通能力的平台,以此来提升其的语文综合素养[2]。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平均地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将语文教材内容分析及整理的过程放在小组中去进行。譬如对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孔雀东南飞》这篇古诗词,教师就可以让高中生以小组的形式去讨论其的文章结构、情感含义,以此来在促进了其交流与沟通的同时,也进行了有效的语文教学。并且,由于在小组讨论中每名高中生都要发表自己的想法,为小组总结添砖加瓦,因此这种教学形式也会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成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名高中生的性格均各不相同,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时一定要重视起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并围绕其的语文学习的现状来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政策。譬如对于理解能力较差,不善于分析文章内涵的学生,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先督促其阅读大量的语文教材及相关的教材衍生文章,以此来提升其对语文学科的“语感”;而对于那些学习程度较好,语文理解度较高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应当鼓励其去尝试着进行不命题写作,以此来提升自身其对语文学科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理想的话还可以形成自身特有的写作特色,进一步加深了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效果。
结束语:
语文学科向来对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起着重大的影响,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育人功能十分有利于培养出高中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起育人功能的效用,优化语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此来为高中生提供更为优秀的语文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黄音.文化视角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核心”之辨[J].语文教学通讯,2018,(01):30-32.
[2]胡忠慧.浅谈高中语文如何通过朗读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