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秀
重庆市渝北区大湾明德小学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心里的情绪得不到宣泄,心理问题得不到疏导,长此以往,他们的心理健康就会出现问题。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策略 自卑 孤独 叛逆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却把未成年的孩子留在老家,因此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据调查,我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697万人。这些留守儿童中,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看的大约占96%。由亲戚朋友甚至无人照看的也有4%左右。据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视频,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缺少了陪伴,缺少了关爱,他们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各种情绪得不到宣泄,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长此以往,他们的心理健康就会出现问题。根据笔者长期的教育实践观察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自卑,缺乏安全感
1、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指以一个人认为自己或自己的环境不如别人的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家庭环境不是很好,有家庭经济困难爷爷奶奶不舍得给孩子吃穿的,有父母离异而被扔在一边无人监管的,不管哪种家庭生长环境,孩子潜意识里都会觉得自己是被人看不起的,低人一等的,在人前就会表现得胆小、怯弱,极度没有安全感。
2、自卑也是对自我能力的一种否定,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从而不能实事求是的分析自己、认识自己。儿童最亲近的人是父母,他们内心的需求与困惑也最想与父母交流、分享。而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陪伴,得不到父母的呵护,得不到父母的鼓励,对世界的认知的困惑,对人际交往中人与人相处中的问题,都不知如何应对,就只能向身边经常被表扬的人看齐,而自己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没有主见。就拿我班里的一个留守儿童来说吧,,这是个聪明、好学,思维敏捷女孩,作业做得很不错,可是,你却很难看到她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即使被点名发言时,不仅声音细如蚊蝇,而且表达结结巴巴,满脸涨红。这样的孩子在学校中还有很多,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还常伴有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特殊情绪。
二、孤独,不合群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与关爱,而家里的爷爷奶奶年岁大了,语言上,教育上都无法让孩子适应,从而感到孤独,感到寂寞,感到无助。一个留守儿童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妈妈,你知道吗?自从你和爸爸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由多么的寂寞,有多么的伤心。自从你们走了以后,我几乎没有笑过,看到别的孩子与妈妈一起散步时,我就暗暗流泪,多么怀念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这种孤独寂寞的心理使这些留守儿童即使是上课时也两眼空洞茫然,时常发呆。下课后,操场上,教室里都热闹非凡,而这些留守儿童的身影却依旧孤单,要么独自穿梭在人群中,要么孤单单坐在教室里,不会主动与同学交流,更不会主动参与群体活动。久而久之,这种孤独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甚至严重时发展为孤僻症或者抑郁症等。
三、叛逆,脾气暴躁
所谓叛逆,顾名思义,就是反叛的思想、行为……忤逆正常的规律,与现实相反,违背他人的本意,常常做出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事。
叛逆是一种“长大了”的感觉(其实本质依然是种幼稚的心理),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在思维形式上属于“求异思维”,希望通过自己的“标新立异”甚至是“唱反调”,来引起别人注意,试图改变别人和事物对自己原本看法的心理。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性格逐渐形成,独立意识逐渐增加,于是通过否定家长,否定老师,用标新立异来吸引老师、家长、同伴的关注。主要表现形式是专门与家长唱反调,与老师对着干,脾气尤为暴躁,常常骂人,打架,惹事生非。更为严重者有早恋,迷恋游戏不归家,离家出走。留守儿童一旦有了叛逆心理,就没有了道德感、理智感,再加上家里没有父母的约束,极易辍学,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社会的毒瘤。
此外,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陪伴,长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还极易内心焦虑,对他人嫉妒,对父母怨恨,语言行为上随意,自我约束力极差等。可以说,不管以上哪种情形,哪种心理,如果得不到正确有效的疏导,那么都将会成为他们的一种性格缺陷,将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那么,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我们该如何才能做好心理疏导,让他们也拥有健康的心理呢?这里,笔者粗浅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1、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 从某种意义而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家庭环境所致。 由于 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比平常人缺少更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呵护。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则阻碍其发展。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情感是重中之重。
2、改变监护人的教育观念,提高其思想认识
父母不在身边,监护人就承担起了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和教育的责任。抚养管理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是其他亲戚应民主、平等地面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和放任,给孩子以科学的管理和引导,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
3、倾注师爱,在留守儿童心里洒下阳光
在学校生活中,教师要多关注每一个留守儿童,经常与他们交流谈心,用语言对他们表达关心、鼓励。时常给他们一个微笑,偶尔送他们一个拥抱,用肢体、神情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另外,经常组织一些班级活动,让留守儿童走进集体,在集体活动中懂得爱人的幸福,感受被爱的温暖,享受集体生活带来的快乐。真诚的爱就像阳光洒到心里,我相信,再冰冷的心也会变得温暖。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情,绝不能忽视。但这不是仅靠某一方面的努力就能完成的,它的改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爱心汇聚力量,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让留守的花朵在阳光下健康绽放!
参考文献:
【1】韦玉先.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广西教育·
A版.2017.1
【2】高东荣.试论如何关注山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读书文摘.
下半月.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