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课堂学生有效发言的引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7期   作者:刘洋
[导读] 课堂中学生思维动起来的最明显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学生在课堂中是否有效发言
        刘洋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南屯小学  030000

        【摘要】课堂中学生思维动起来的最明显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学生在课堂中是否有效发言。然而,在小学高段语文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课堂发言时,或存在默不作声的情况,或存在文不对题的情况,或存在词语式、短语式等回答不完整的情况,或存在回答问题逻辑不清晰,不条理等情况。因此,对小学高段语文课堂引导学生有效发言的策略的研究,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发言表达能力,改变学生不想说、不会说、不能说、不敢说的现状,使学生想参与,敢参与,有参与课堂发言——敢说;使学生形成规范的发言表达——会说;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交流习惯——能说,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小学高段;有效发言;策略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思维动起来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课堂。”而学生思维动起来的最明显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学生在课堂中是否有效发言。课堂发言是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最有效的手段,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构建活动平台,以自信心培养帮助学生“敢说”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学生不想、不敢发言源于缺乏自信。我们便从以下三方面活动进行尝试。
        1.课前说话训练活动
        在每天下午上课前,用十分钟的时间,进行说话训练活动。
        说话训练的要求:
        说话内容可以是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可以是自己对某一篇文章的看法或收获。
        说话要求学生要做到仪态自然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说话规则是每天五个学生演讲,按座位顺序依次轮流。
        为了不使自己下不了台,学生讲话前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有的甚至站在自己家里的镜子前模拟几十次,因此,活动由原来的害羞、不敢表现,慢慢地变成了大家急于上台;由原来的拿着稿子念,到脱稿自然演讲。学生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了。
        2.班队会训练活动
        我充分利用每次班队活动提供空间、搭建平台,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放手让学生独立组织辩论会、故事会、读书交流会等活动。在制定活动的过程、设计版面、主持活动,直至活动结果揭晓的一系列过程中,孩子们一次次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碰撞着创意、提高着胆量、成长着能力。
        3.上好每节口语交际课
         借助新教材的推广使用的契机,通过对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范例有针对性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课的要求。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范例的交际的内容来自孩子的生活实际,是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和需要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使孩子轻松学会,掌握交际手段,提高交际能力。因此,,我着力创设条件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树立了自信,锻炼自己的发言能力,学会了表达、交流、合作。
        在各种活动中,学生不但掌握了发言的要领和技巧,而且说话表达水平得到提高,体会到发言成功带来的心理愉悦。
        二.以知识积累帮助学生“能说”
        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积累,方可言之有物、出口成章。要使学生有底气,能发言,必须引导他们做好知识的储备,丰富自己各方面的见识。
        1.预习有法,心中有数
        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活动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综观国内外各种学习理论,无不强调“预习”这一环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在新课标教学中,预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课前预习作为新课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使学生较好地改变自己的认知前提条件,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比较容易,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也会随之调动起来。


        预习步骤如下:
        a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b再读课文,圈出生字,用“—”画出生词;?
        c识记生字,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课文后“我会认”“我会写”中的生字;?
        d提出问题:归纳出重、难点,用“??”在课文中标出不明白的词语或者句子。
        2.注重背诵和阅读并举
        诵读与背诵大量的文质兼美的诗文,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很有好处。朗读和背诵有利于学生感受语言的情境美,有利于感悟语言所表达的情感,有利于掌握规范的语言,有利于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积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见把阅读和背诵作为提高学生发言能力的辅助教学手段不仅是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语文水平更是大有裨益。
        3.扩充见闻,开阔视野
        我们除了引导学生诵读和阅读各种有益的书籍,还引导他们看报刊、时事新闻,开阔视野,了解国内外大事。学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对问题的看法更有深度与广度了,厚积便能在课堂上薄发了。多方博闻强识,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发言能力。
        三.以方法指导帮助学生“会说”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直接展现。每一堂课都为孩子口语交际的表达提供了练兵的场所,因而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更要具有自觉的、主动的、有目的的训练,将有效发言的训练与阅读课和习作课融为一体。
        2.教给方法,让其会说
        a.先想后说打个“草稿”,增强发言的条理性
        学生发言有时结结巴巴,有时语无伦次。因此,老师应注意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教给他们说话的方法,课堂上发言的方法,听清楚问题,先想后说。回答问题前先在脑中想一次,打个“草稿”,然后再大胆举手,有条理地回答,不要放过表现自己的机会。
        b.运用思维导图,增强发言的逻辑性
        学生在说之前,还可以教他们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自己要说的重点用关键词表示出来,然后在关键词的基础上看再分几个分支,最后想想说得时候用上那些词。通过这样方法的传授,既达到了口语的思维训练,又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把平时的积累用在说话中。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相信我们的学生不但能说,而且还能抓住表达的重点说得有理有据,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c.借助答题格式,训练发言的完整性
        以课文为例子,学法与课内,用法于课外,教给学生在理解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情感方面等等的答题技巧,如在品味体会关键词句时,可以运用释义+还原意境+运用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的答题格式;在体会作者感情时,可以运用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什么感情的答题格式;在分析修辞方法时,可以运用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的答题格式。
        d.即兴演讲,训练发言的应变性
        可以事先向学生征集题目,并对题目进行修改、加工,形成题库。课前以抽签的形式确定说话的内容,让学生稍做准备,进行“即兴演讲”。在具体操作上,及时对发言音量、力度的控制,语调、语态的运用,说话得体、语言生动、准确表情等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对小学高段的学生课堂发言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发言现状。针对问题,对学生的课堂发言习惯进行指导与多途径的培养,有效提高小学高段学生发言有效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真正自觉的行为,为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创造条件,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侯洁.浅议小学生课堂发言能力的培养[J].语文学刊,2015
                 [2]康黎.影响小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的原因及其应对[J]. 新课程研究 (上旬刊) ,2018,(02),93-94   
                 [3]黄海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课堂发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初探[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
                 [4]柳江寿.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发言[J]. 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2018,15(02),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