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珍
准格尔旗薛家湾第四小学010300
教材分析
《家乡的小吃》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本课,学生走进家乡的小吃世界,能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文化,认识自己家乡的发展历程。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了较强的造型表现能力,能用多种形式表现家乡的小吃,但对家乡小吃的文化了解不够深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小吃的造型、颜色等方面外,更多地挖掘小吃背后隐藏的历史文化、故事和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尝试采用多种形式表现家乡小吃。
过程与方法:通过走访调查、利用互联网查询资料等方法,以小组汇报、故事表演、合作探究的形式,选择合适的媒材合作制作、宣传家乡的小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制作家乡小吃的乐趣,感受“小吃大义”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浓浓的故乡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采用多种形式表现家乡的小吃,体会家乡小吃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情感,达到育人的目的。
难点:家乡小吃制作的形象、有美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导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迫于生活的无奈,远离家乡,来到了当时荒无人烟的内蒙古,人们给历史上的这次人口大迁徙起了一个名字——走西口。
教师播放微课“走西口”视频,学生投入的观看。
待学生观看完微课后,教师课件出示小吃图片并提问:猜一猜哪四种小吃是通过“走西口”流传到我们内蒙古准格尔旗的?
学生回答:碗托、豆面、莜面和花馍。
(板书课题:家乡的小吃)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了解家乡小吃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品味道,看形色
教师拿出小吃碗托并提问:碗托的外形、颜色、质地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A:碗托的外形沿着碗的形状而成形;颜色是白色,给人一种晶莹剔透的感觉;质地细腻光滑、柔软有弹性。
教师演示碗托的吃法并请学生尝一尝,提问:口感怎么样?
学生A品尝后回答:口感顺滑爽口,调料和碗托融合在一起非常入味。
教师:这么好吃的碗托,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教师边播放碗托制作视频边介绍制作方法。
接着小结:碗托作为准格尔旗的小吃名片,历经风雨仍然是准格尔人舌尖上难以割舍的一种情结。在准旗,去哪吃,吃谁家,哪家的荤汤好吃,哪家素的香,每个人对其都有不同的解读和推荐,这足以证明一碗糁子碗托在准旗人心中的地位。
【设计意图】从味觉、视觉两个方面了解家乡小吃,感受内蒙古准格尔旗人民对碗托的情怀,体会小吃中蕴含的情感。
三、赏花馍,品寓意
教师:课前有一组同学专门对一种小吃进行了调查,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分享。
学生播放课前制作的PPT对小吃花馍进行小组汇报。
学生分享后教师拿出自制花馍教具,提问:这个花馍应该送给谁?为什么?
学生B:桃子在中国代表长寿,所以这个寿桃花馍应该送给像爷爷奶奶这样的长辈,代表了我们对长辈健康长寿的一种美好祝福。
小结:不同的花馍有着不同的美好寓意,它们既可以吃,又可以进行观赏。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小吃传达的美好寓意;每一种小吃都是融合技艺与匠心制作出来,体会手艺人的勤劳与智慧。
四、听声音,抒情怀
教师播放吃面条的声音,提问:面条的种类有很多,莜面就是其中一种,你平时吃过哪些不同做法的莜面?
学生C:我平时吃过莜面窝窝,蘸着羊肉汤非常好吃。
学生D:我吃过莜面鱼鱼和凉拌莜面……
教师课件出示莜面窝窝、莜面鱼鱼、莜面条条图片,提问:它们在造型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E:莜面窝窝是圆筒状的,莜面鱼鱼是中间粗、两头尖,莜面条条是长长的细条状。
教师课件播放豆面叫卖声音,接着出示豆面图片,提问:谁见过家里的长辈擀豆面?你觉得擀豆面辛苦吗?
学生F:我见过妈妈擀豆面,把豌豆磨成面粉,和白面和在一起,加入适量蒿籽,揉成面团就可以擀了,想要把豆面擀的像纸一样薄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别辛苦。
教师小结:一碗手擀豆面,面团和面案经过千百次的锤擀,在繁杂功利的世界,保留了最自然的味道。看似一碗普通的豆面,却蕴含着深远的含义,可谓是小吃大义……
板书:小吃大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莜面造型的不同之处,回忆、体会小吃中蕴含的家乡情怀,达到以德育人的目的。
看故事,找不同
学生小组分角色表演青城羊肉大葱稍麦的民间故事。
教师课件出示包子和稍麦图片,提问:你发现弟弟卖的稍麦和包子有什么不同?
学生G:稍麦的皮更薄,给人一种晶莹剔透的感觉,包子是封口的,稍麦没有封口,顶部看起来像花整体又像石榴的样子。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小吃背后的民间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故事中体味小吃背后展现的人生百态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六、小组探究
教师请各小组根据学习单的要求探究制作家乡小吃的方法。
莜面小组汇报:我们准备做莜面窝窝。把不织布剪成若干个长方形,再把两端粘起来,或者直接把超轻黏土卷成圆筒状进行快速造型……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单让学生探究小吃的制作方法,为接下来的实践环节作铺垫。
七、艺术实践
教师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家乡小吃,要求抓住小吃的特点,并形象的制作出来。
【设计意图】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小吃,体会制作家乡小吃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
家乡小吃品鉴会
教师请各小组代表宣传、介绍本组制作的小吃。
学生H:稍麦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小吃,形如石榴,洁白晶莹,清香可口。咱们内蒙古的稍麦个个皮薄馅大,羊肉用量很足,欢迎大家前来品尝……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介绍本组制作的小吃,宣传家乡的小吃,达到热爱家乡小吃文化和育人的目的。
课堂拓展
教师课件出示内蒙古其他地域的小吃图片。
教师小结:内蒙古幅员辽阔,家乡的小吃还有很多,比如内蒙烤羊腿、奶皮子、奶豆腐等,希望同学们能将我们家乡的小吃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做一个家乡小吃的宣传者和传播者!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内蒙古的小吃还有很多,能意识到小吃文化是需要传承和传播下去的。